武則天,詩,序,第1張

公元700年(武周聖歷三年)夏季,武則天率群臣巡遊中嶽嵩山,登封峻極後,避暑石淙河,曾在水漂石上大宴群臣。武則天即興作一首《夏日遊石淙》,命從臣16人奉和詩名爲《侍遊應制》,武則天又作《夏日遊石淙詩竝序》,命薛曜書寫,讓工匠刻於崖壁上。16位從臣是:李顯、李旦、武三思、狄仁傑、張易之、張昌宗、李嶠、囌味道、姚元崇、閻朝隱、崔融、薛曜、徐彥伯、楊敬述、於季子和沈佺期。武則天在此宴請群臣一事,兩唐書武後本紀失載,薛曜的碑刻可補其闕。詩作已收入《全唐詩》,刻本文字稍異,以碑刻爲是。


武則天,詩,序,第2張

武則天,詩,序,第3張

武則天,詩,序,第4張

武則天,詩,序,第5張

武則天,詩,序,第6張

武則天,詩,序,第7張

武則天,詩,序,第8張

武則天,詩,序,第9張

武則天,詩,序,第10張

武則天在詩序中要求侍從群臣“各題四韻,鹹賦七言”,於是引出16首七律,影響深遠。武則天對新詩的熱心超過她前代任何君王。唐太宗寫詩100多首,但未有一首七律;《全唐詩》收唐高宗6首詩,全屬五言襍詩。武則天對律詩的定型所起的作用,是別人不可比擬的。

武則天,詩,序,NQJ0108·歡迎您朋友!,第11張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武則天,詩,序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