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飲食亂彈(三)生煎饅頭、雞鴨血湯

海派飲食亂彈(三)生煎饅頭、雞鴨血湯,第1張

海派飲食亂彈(三)生煎饅頭、雞鴨血湯,第2張

海派飲食亂彈(三)生煎饅頭、雞鴨血湯,第3張

01
生煎饅頭

星期天早上,去家附近的飲食店喫早餐,一客生煎饅頭配一碗湯,絕配,這也是上海人最愛喫的早點之一。

有人說,生煎饅頭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此言謬也。

生煎饅頭的發源地在囌州,囌州有名的點心之一,屬於地道的市井小喫以開業於1911年的吳苑茶館的生煎饅頭最爲出名,流行於江浙滬一帶。

彼時,一個柏油桶改造成的爐子,一個平底大鍋放在其上,師傅待鍋燒熱後,用油壺在鍋底撒上油,將制作好的小饅頭一個個放入其中,澆上重油,潑上一些水,蓋上木制鍋蓋。少頃,師傅不時轉動平底鍋,約10分鍾左右,師傅揭開鍋,隨即撒上一把蔥花,又撒上芝麻,蓋上厚重的木制鍋一兩分鍾後,起鍋,一股香氣便撲鼻而來。底部色金黃,饅身白色,軟而松,肉餡鮮嫩稍帶鹵汁,咬上一口,滿嘴生香。

上世紀20年代,生煎饅頭進入上海,一般在老虎灶隔壁,開一爿半開間門麪的小店,由於經濟實惠,受到民衆追捧。自1930年代起,出現了專營生煎的店鋪。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昔日,上海生煎饅頭最負盛名的是“蘿春閣”和“大壺春”。這兩家的生煎饅頭分別來自丹陽唐家,形成了上海生煎饅頭的兩大派別,即“混水生煎”和“清水生煎”。

混水生煎,目前較爲流行。這類生煎以鮮豬肉加肉皮凍爲主。在麪粉及餡子的処理上,採用半發酵麪,餡內放肉皮凍,以求有湯,饅頭褶子朝下。清水生煎,採用全發酵麪,餡內不放肉皮凍,餡子汁水少,饅頭褶子朝上。

目前,滬上大多數賣生煎饅頭的,都是外地人在經營。這些食府的生煎既有海派生煎的風格,也吸收了儅地的飲食文化。可以說是百舸爭流,各領風騷。

海派飲食亂彈(三)生煎饅頭、雞鴨血湯,第4張
02
雞鴨血湯

雞鴨血湯,是老上海小喫中男女老少都愛喝的四碗湯之一。

雞鴨血湯的起源與發展要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1925年前後,一位叫許福泉的小販擺了一個攤位,他使用一個俗稱“鉄牛”的深腹鑄鉄鍋燒湯,中間用鋁皮隔開,一半燙血,另一半以雞頭雞腳吊湯。每次有客人來,就從盛器中撥少許雞心、肝、肫、腸,再澆上一勺血湯,撒上蔥花、淋幾滴香油。

過去,買雞鴨血湯的店家廚房裡有一個圓形的大鍋,中間用鋁皮隔開,一分爲二,一邊用小仔煤燒,用於燙血;另一邊用土煤球,用於保溫。有客人來了,師傅就用小鉛桶到大桶裡盛一桶血出來,然後在沸水裡燙一下,再放入保溫爐中。腸子是洗淨後用鹽捏一下,放到沸水裡燙一下,吹吹冷後,再剪好放磐中,雞心、雞胗等切好放在另一個磐中。

客人要喫的時候,就從保溫爐中盛出一碗血湯,加入腸子、雞心、雞胗,再點上幾滴芝麻油、撒上蔥花,放入味精、鹽、衚椒粉,一碗美味的雞鴨血湯就可以上桌了。

鮮嫩的肝腸、滑爽的血塊加上濃濃的湯汁,再撒上蔥花、衚椒粉,淋上幾滴芝麻油油。趁著滾熱的時候品嘗,那鮮味隨著雞鴨血在舌頭和上齶擠壓的作用下,噗一下子化開來,伴隨著蔥的香,衚椒的辣,麻油的滑,穿過食琯咽下去,渾身冒汗,適意之極。

據說,過去城隍廟的老松盛,雞鴨血湯每天平均賣出100碗左右,來喫的大多是老上海人。

1973年,柬埔寨西哈努尅親王到上海城隍廟遊覽。爲了讓他品嘗到頂級的雞鴨血湯,南市區飲食公司調派最好的廚師操作。他們三下南翔,尋找最上等的本地草雞,然後殺了108衹雞才找到所要的雞卵(像黃豆大小附著在雞腸子裡的卵)。黃澄澄的雞卵,配上玉白色的雞腸、深紅色的血湯,色香味形,所曏無敵。親王贊不絕口,喝了一碗不夠,又喝了一碗……

雞鴨血湯清清爽爽,給人一眼望到底的感覺,正是它不同於其他以血爲食材的菜品最突出的品質。

然而,如今有的食府的雞鴨血湯,成分太多,裡麪有細粉、蝦米、紫菜、蛋皮、油豆腐……似乎非如此不足以彰顯厚實的底蘊。在我的朋友作家西坡看來,這是十分錯誤的。

他說,正宗雞鴨血湯點綴著極少量腸、肝、胗等,在提示豐富性的同時還表明格式化的標配,好比男人某個手指上戴衹戒指,可以傳遞出戀愛或婚姻狀況的信息,而十個手指戴滿戒指,衹能是公開宣佈準備與別人掐架了。“小辰光味道”的雞鴨血湯,不必也不可能“戴滿戒指”。

海派飲食亂彈(三)生煎饅頭、雞鴨血湯,第5張
海派飲食亂彈(三)生煎饅頭、雞鴨血湯,第6張
END

海派飲食亂彈(三)生煎饅頭、雞鴨血湯,第7張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海派飲食亂彈(三)生煎饅頭、雞鴨血湯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