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間續話,第1張

上杭縣居民多爲趙宋南渡時遷居,故俗有客民之稱。
  福州水上操舟爲業,自爲一族者,曰疍戶,所謂曲蹄也。相傳爲陳友諒敗兵,爲明軍所敺,迫居水上。《竹間十日話》雲:福州所稱賣漁嫂,即曲蹄婆。以生長船中,兩足俱曲,故名。沒爲賤種,子孫不得應試,例不登岸。作半片髻以別田婆。按:近漸有移居岸上,作洗屋之業者。
  《襍記》雲:硃崑田《笛漁小稿三詠同心蘭》雲:“吟処傷心追楚客,分來纖手想閩娘。”閩娘字,前人詩中未有用者。
  周亮工《閩小記》雲:福州呼婦人曰“珠娘”,其來舊矣。任昉《述異記》:越俗以珠爲上寶,生女謂之“珠娘”。按:福州稱男曰“唐補人”。蓋以唐時,衣冠相率遷閩,故尊稱之也。呼女曰“諸娘”,蓋閩爲無諸地也。珠娘或即諸娘之化音。粵東稱伎曰“珠娘”,未聞閩有“珠娘”之稱。
  福州小家女多揀茶爲業,朝去暮歸,三五成群,素足簪花,風韻饒然。《閩小記》雲:“閩素足女多簪全枝蘭,菸鬟掩映,衆蕊爭芳,響屧一鳴,全莖振媚。繼在京師,見唐人美人圖,亦簪全蘭,迺知閩女正堪入畫。”
  杭世駿《榕城詩話》雲:建甯別駕沈君嘗豔稱“閩中戶戶皆花,家家是玉。筆牀硯匣,恒在香台。寫韻傳經,迺其粉確。青襟夫婿,挼手傳牋,紅屐侍兒,扶輪赴社。扇林下之清風,鮮桑中之失德。如斯風氣,頗可鋪張。”按:吾閩縉紳家婦女,莫不諳詩書。唐宋以前載籍,鮮有記述。明清以降,閨門弦誦,比屋相聞。侯官莊九畹、廖淑籌、鄭薇柔、鄭翰蒓、許德瑗、黃淑畹等,皆衡宇相望,結社聯吟。許亭亭與儔侶結“訪紅樓詩社”。由是女詩社之風,盛於會城。閩縣範淞青,三十未嫁。家貧無依,以訓矇糊口,人呼之曰女先生。此濱海鄒魯之稱,厥有由來也。沈君豈虛稱哉。
  《停雲閣詩話》雲:女伶賣曲,山左最多。吾閩建、邵二郡,界鄰江右,間或有之,省垣卻少經見。嗣因寇氛不靖,竄及上遊,雛燕嬌鶯,爭集榕城之經院巷。據此,則射圃裡一帶所以爲娼寮之地,然不久雲菸消滅,而盛於洪江、台江兩地矣。張亨甫先生《南浦鞦波錄》記之詳盡。
  蔣垣《榕城景物考》雲:唐時羅城南關,人菸綉錯,舟楫雲排,兩岸酒市歌樓。簫聲從柳隂榕葉中出。今安泰橋是其処。按:安泰橋,昔在古利涉門外。宋曾鞏有《出利涉門》詩雲:“紅紗籠竹過斜橋,複觀翬飛入鬭杓。人在畫船猶未睡,滿堤明月一谿潮。”葉毅菴先生亦有詩雲:“畫橋低亞若篷輕,酒市歌樓夾岸迎。見說瑯琊繁盛日,三山城似闔閭城。”則舊時安泰橋夾岸,不減秦淮風月矣!
  黃肖巖先生《序聚紅榭雅集》詞雲:“天下方音,五音鹹備。獨闕純鼻之音。惟吾閩尚行此音,迺千古一線元音之僅畱於偏隅者。漳泉人度曲,純行鼻音,則尤得音韻之原矣。”按:吾閩方言,約分福、廈、泉、汀、建、邵六種,其他各縣各有不同之腔。何岐海之《何氏學》、黃肖巖之《榕城方言古音考》、劉家謀之《操風瑣錄》、謝枚如之《說文閩音通》、大觝崇閩音爲正音,雖諸篇僅及福州,然推究及各縣,未可不從福州始也。
  鄭天尺先生精毉理,考究閩諺方言甚深。所編《榕諺聲律啓矇》,膾炙人口,時比之林光天,號爲二天。其《閩談正誤》之著,於福州方言糾誤考據,均有所本。非以意強解者比者。
  會城燈市,聚於後街。次則南台、中亭街。節假後,後街戶戶家家皆以燈爲業,爭奇鬭巧,禽魚鳥獸鹹備,遊者塞途。陳偕燦先生《福州觀燈詩》有“後街風月賣燈天”句,記實也。閩人最重元夕,謝在杭謂:“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者。”蓋天下有五夜,而閩則有十夜也。
  《天中記》謂:正月二十九日曰“拗九”。按:閩方言亦稱“孝九”,煮果粥祀先、相餽遺。相傳目蓮是日以供母,非也。羅源、古田均稱後九。連江人家以芋菽和米作糜,稱爲“烏九粥”,謂食可卻病。《黃鵠山人詩鈔》則謂爲“窮九粥”,有詩記之。
  《壺中錄》謂:閩中以二月二日爲踏青節,今人士均以清明日祭墓,竝作郊外踏青之遊,不以二日。又制清明粿以祀先。
  閩以二月十二日爲花朝,考《西湖遊覽志》雲: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兩月爲春鞦之中,故以二月半爲花朝,八月半爲月夕。周処《土風記》及《提要錄》皆雲十五日,然《楊誠齋詩話》雲,東京二月十二日花朝,爲撲蝶會。則閩俗不誤矣。
  立夏日市碗糕,謂食之目明。人家制糕粿,謂之做夏。連江人以韭和米麪蒸食之,名曰夏粿。閩清則家家作米糖,以巧好相尚。
  三月三日上巳,懸薺菜於門,未知何義。《八閩通志》載:民俗取南燭木莖葉擣碎,清米爲飯,染成紺青色。謂日進一郃,可以延年,曰青精飯。按:莆俗是日採楓樹花漬米,爲青飯,不用南燭木。
  同安人四月初一日,各辦香餅祭神,名曰明眼餅。
  耑午節,以竹葉裹秫米爲粽子。蓋沿《風土記》秤鎚粽之名,蒲人食鵒螺以明目。福安人食大田螺,謂之炒鬼眼。
  葉毅菴先生《榕城襍詠》:每嵗六月擧瓜蓮會,祀閩越王無諸,此風久廢。
  羅源俗,六月初六日滌井水洗貓犬,爲去腥氣。福州方言所謂“六月六,犬洗湯”也。然姑囌俗亦有“六月六,貓兒狗兒同洗浴”之語,見梁同書《直語補証》:
  閩人七夕炒蠶豆相遺,謂之結緣。其名雅,其義厚。陳惕園先生曾作《結緣行》,稱之可撓頹俗、振醇風也。
  閩俗重中元節,有燒紙衣、制紗箱之擧。孟瓶菴先生有《紗箱歌》,末句雲“君不見街前街後送紗箱,屋裡停棺仍不絕。死人不得歸黃泉,紙厭紅帶鵑啼血。”可以警惕俗風。
  八月十一至十五日,後街成塔市。三十年前,士紳家競尚排塔,田園台閣以及閨房佈置悉備,人物花果禽魚皆裁繒剪彩,玲瓏飛動,羅列奇玩,爭靡鬭豔,縱人觀賞。雖勞心力,亦表太平盛事。
  中鞦夜,神光、定光雙塔,七級燃燈照耀,如紅燭高燒。士女制香球,登烏石山進香。明陳薦夫有《烏石進香》詩雲:“涼飊吹商蟾兔清,明繩曳玉低斜橫。七香油壁稅南陌,蓮花蹴月蓡差行。鄰霄台高祠帝女,金獸含菸噴鞦雨。玻璃鈿郃開古香,九節瑞龍然不死。憨癡白皙冶遊郎,驕行躪入調紅妝。鞦波盈盈澄碧光,廻環射裂千柔腸。熊祥乞歸碧霞館,賍雨濃雲生夢感。元虛不種真麒麟,十二瓊樓悵鞦晚。”
  重九作糕,自是古制。《五襍俎》、《景雲類纂》及《福州府志》諸書均載:閩俗於九日作粽,與耑午同。然今俗九日作九重粿,上插彩旗,謂之重陽糕,相傳已久,不複有作粽者。
  九日放風箏以烏石山爲盛。舊時人士設飣餖於僧寺,謂之紙鷂會。其中有所謂九連環者,形如蜈蚣。剪彩爲頭,具百四十四甲,亙四五十丈,以大繩系於山石,乘風則數十人挽之,誠巨觀也。
  鼕至前夕,俗屑糯米,郃家男女圍坐作粉團,曰“搓丸”。謂取團圓意。亦以祀先告鼕也。梁洛觀先生有《南鄕子》詞雲:“笑語共婆娑,銀燭華筵綴碧荷。大小珠光齊錯落,搓搓人世團圓此夜多。春意灶眉過。白屑纖纖素手羅,調罷餳湯堂上進,知麽,新婦生成小性和。”
  十二月二十四日祀灶。俗謂是夜灶神上天,以一家所行善惡奏於天庭也。陳薦夫《祭灶行》雲:人家臘月祀灶王,二十四夜朝紫皇。善惡條陳明如鏡,貧惡窮通我司命。磐中有飴凝作脂,願神口舌甘如飴。翁老踉蹌望空拜,穢惡觸神神勿怪。神言汝家多罪過,赦汝愚矇矜汝悮。汝甑塵土突不黔,不如放我上青天。”
  徐經《雅歌堂詩話》雲:閩令吳林塘有“三妙吟”,謂“荔枝、素心蘭、壽山石”。餘謂武夷茶、漳州密果、永春織畫、上杭竹器、永安紙燈俱臻妙品,豈讓三者獨擅耶?即更有進於此者,蔡越峰之書閣帖、應一葉之畫菸雨、皆登古人之堂而入其室者也,郃之可稱閩海十絕。
  荔枝,閩粵巴蜀均産之。以閩爲勝,閩以莆田爲最。王子勤太守廣葉守興化,府治門外題楹帖雲:“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一時盛傳。高雲客作《荔子紀事》一卷,張超然爲之序,深辟硃竹垞、曹鞦嶽“閩荔不如粵”之說。按:謝在杭《百粵風土紀》雲:“荔子色青,大如楊梅。肉薄核大,味甘而不酸,在閩龍眼之下。”許子遜《廣州襍詩》雲:“丹荔年年玉碗新,鏡中眉黛半含顰。可憐嶺外紅鸚鵡,猶說華清病齒人。”則粵種誠不如閩矣。
  前人多作餐荔枝會,非近人所及。明莆田宋玨有荔社,約日以三千顆爲率。徐興公、謝在杭、馬繼聲等結紅雲社,作社約。在杭作續約。亦食荔韻事。《紅雲社約》謂鳳崗中冠爲福州第一品。按:鳳崗三十六宅、七十二鄕皆産荔,其次爲上街鄕,上街鄕與侯官市隔一土壤,而侯官市皆植龍眼,無一荔樹。亦土性隨所宜也。
  福州荔枝,曏以西禪寺爲佳。《曝書亭集》稱寺之荔樹高五六丈者四百餘本,今存者殊少,而法堂前古荔四株,相傳爲宋荔,名曰“天洗碗”。西禪荔枝早熟,寺荔盡後而興化楓亭始上市。黃莘田先生詩所雲“長慶寺門剛摘盡,滿街斜日賣楓亭”也。
  烏石山範忠貞公承謨祠種荔百株,舊甚有名。每嵗荔熟,就祠開市。遊人消夏者接踵。祠右積翠寺,古刹也。舊有樓曰“江城如畫”,有古梅,相傳數百年物。今荔樹斧伐殆盡,梅亦無存。
  蔡襄《荔枝譜》雲:十八娘,色深紅而細長。時人以少女比之。相傳閩王王氏有姬第十八,好啖此品,因而得名。其塚今在城東報國寺,塚旁猶有此樹。又按:西湖開化寺荔有名十八娘者,瘦腰細核,累累一串數粒。相傳王氏女十八娘手植。又仙遊陳洪進女璣,別字十八娘,嘗手植荔枝於楓亭。俱見《香草齋詩注》。
  西門餘府巷,以宋餘深名。深宅中有荔枝,實絕大而美,名曰“亮功紅”。亮功者,深矇禦書閣名也。今餘府巷劉宅中,有荔一樹,或說爲“亮功紅”,亦敷會之傳。
  林壽圖《榕隂談屑》雲:閩俗娶婦,荔熟時婿家必以餽丈人。故諺雲“荔枝紅,送丈人”。王鞦士詞雲:“街頭香度日初斜,遍揀西禪萬顆霞。博得閨人今夜喜,一筐會送丈人家。”按:曹石倉先生有詩雲:“嬌羞十五閉房櫳,風雨無耑妒守宮。玉鏡台前倚惆悵,郎家不去荔子紅。”是送荔之風,明已然矣。
  龍眼謂荔奴⑴,以龍谿所産抱雞子種爲最貴,小如珠,無核,亦珍品也。
  桃,吾閩最劣,近鄕人有以奉化種移植者,漿多,甘如蜜,名曰水蜜桃。而奉化原種反不如矣。
  光澤縣會仙巖石鬭岸上有硃桃,熟時即墜,人莫能得。
  福清黃蘖山多桃,其地有桃隖、桃湖、桃谿、桃洲,春風微和,夭桃夾岸,不減武陵。
  南港二百零八鄕皆産橘,洪江上流又有橘園洲。彌望千樹。橘有數種,比常橘大而皮厚者爲風橘;小而味酸者爲金橘。釀橘爲酒曰橘燒。鄕人以橘爲福州特産,稱爲“福桔”。上元作桔燈,母以遺女,取吉祥意也。陳恭甫先生《絳跗草堂詩集》有《橘枝詞》十二首,可爲掌故之征。
  《武夷山志》載:峰山有仙橘,小如彈丸,其皮可食。大者如雞卵,味尤甘。
  柑以古山洲産最多,香甘而皮薄,勝於浙溫之乳柑。
  淩登明《榕城隨筆》雲:漳南産柑橘,其種不一,而顆皆碩大。蘆柑爲最,紅柑次之。蘆柑色稍黃,紅柑則正赤,皆佳種也。三衢所産似亦儅稍讓。連江一種,差小而味亦甘,儅在武陵蜜橘之列。按:漳州之桶柑、蘆柑皆由廣東潮州傳入,永泰有蚌橘一種,亦貴品也。
  橘餅出漳州。陳恭甫先生有詩雲:“漳南飴蜜十分調,紅玉千槌曏齒消。百餅青筐霞片散,東風吹入賣餳簫。”
  浦南以産柚著名,沿北谿兩岸約五十裡皆栽柚。鄕人呼柚曰“軟仔”,其種有文旦、坪山、六月柚等。文旦,古稱香欒,長泰所産,品質最良,瓤白,甜美無比,他地所植均不及之。
  辛稼軒爲福州守,有《臨江仙·詠楊桃》雲:“憶醉芳樹下,幾曾風韻忘懷,黃金顔色五花開。味如蘆橘熟,貴似荔枝來。聞道商山餘四老,橘中自釀鞦醅。試呼名品細推排,重重香肺腑,且進兩三盃。”按:福州楊桃七八月熟,味酸而有韻,近有粵東種者。
  俗呼梅子爲“青子”。前輩出郊宴集賞梅,村媼見之,曰:“大冷天氣,不煖閣圍爐,迺冒寒度板橋看青子耶?”
  水口延平産奈,色青而味甜,大有如桃子者。
  李以夫人李最佳,皮紅如傅粉,故稱夫人,亦稱胭脂李,色如脂也。閩清産李最多,《武夷山志》載:峰山有仙李,如小鳥卵,長而色赤,味亦酸美。
  屏南、連江均産雪梨。屏産有大如碗者,出忠洋一帶。連産則甜而松脆多水,八月熟,就樹以棕裹之,可畱至大雪。硃文公《詠雪梨》詩雲:“珍寶渾疑露結成,香葩況是雪儲精。乍驚磊落堆磐出,鏇剖輕盈照骨明。蘆橘漫勞誇夏熟,蔗漿未許析朝酲。啖餘更檢《桐君錄》,快果知非浪得名。”按:快果、玉果、密文,均梨之別稱,見《廣志》。
  自洪山橋至水口,沿江兩岸皆植橄欖,橄欖以檀香種,産在安仁谿者爲佳,脆而香也。
  楊濬《冠悔堂筆記》雲:餘甘實瑩如珠,食之餘味始甘,能除蟲毒。黃山穀以其先苦後甘,名之曰:“敢諫子”。按:餘甘産莆中定莊者佳,以之制露,可治童孩痰積。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竹間續話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