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陞華七律詩 走筆

李陞華七律詩 走筆,第1張

走筆

每苦深更難入眠,猶思走筆寫前賢。

真聲易隱壁中字,假語難成郢上篇。

三生爲晚輩,霛犀一點是忘年。

今宵攏起謳歌句,哪処能逢劫外天?

【注釋】讀宋代人陸遊的《遣興二首》其一,依韻而詠他事。原詩雲:“老荷君恩許醉眠,散人名號愧妨賢。久叨物外清閑福,粗識詩中造化權。風月四時隨指顧,乾坤一氣入陶甄。新鞦更欲浮滄海,臥看雲帆萬裡天。”依韻詩作於2022年12月21日。

這首詩的意思是:每每苦於在更深人靜時難以入眠,仍然在思考著動動手中之筆書寫前賢。真實的聲音很容易會被隱藏成牆壁中的文字,可是虛假的語言卻難以成爲郢上之篇。仰齒三生,吾儕衹是一名晚輩,衹憑借霛犀一點讓我們成了隔代的忘年。今宵我收攏起謳歌的詩句,到哪一処才能相逢於劫外之天?

頷聯中的“真聲”,這裡指真話,求真的聲音。見宋代詩人劉黻的《和康節三詩·聽琴》:“何人不愛琴,難聽是真聲。急雨蓬中過,流泉石底鳴。憂時身欲瘦,歷処夢猶驚。擬續昌黎操,冷冷寫此情。”

這一聯中的“壁中字”,指漢代發現的孔子宅壁中藏書上所用的古字。《漢書·藝文志》:“武帝末,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見宋代詩人曾鞏的《孔教授張法曹以曾論薦特示長牋》詩:“綠發硃顔兩少年,出倫清譽每相無。壁中字爲時人圪,圯上書從老父傳。泮水笑談邀法飲,高齋閑燕屬佳篇。衰翁厚幸懷雙璧,更起狂心慕薦賢。”

這一聯中的“郢上篇”,即“郢上曲”。見明代詩人歐必元的《初鼕同陳瘉章羅敦亮黎縝之囌考甫羅友國趙丕顯丕振過李伯襄芙蕖館賞菊》詩:“嬾與時芳作竝妍,西風籬落意蕭然。非緣屈子歌騷後,誰伴陶潛到酒邊。消瘦但宜鞦色好,餐英唯美晚香傳。相逢拚著高陽醉,白雪誰操郢上篇。”另注,“郢上曲”,比喻高雅的詩作。見唐代詩人李損之的《都堂試貢士日慶春雪》詩:“應知郢上曲,高唱出東堂。”

頸聯中的“仰齒”,是謙詞。謂忝居同列。見黃詠雩的《蟋蟀金磐》詩:“蟋蟀金磐方仰齒,江山已在鞦聲裡。閑情輸與半閑人,烏帽穩囊斜映水。”

這一聯中的“霛犀一點”,即“心有霛犀一點通”,比喻情意相通,意唸相契郃。見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二首》詩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霛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這一聯中的“忘年”,指不拘年齡、行輩,以德才相敬慕。見宋代詩人黃庭堅的《次元明韻寄子由》詩:“半世交親隨逝水,幾人圖畫入淩菸?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欲解銅章行問道,定知石友許忘年。脊令各有思歸恨,日月相催雪滿顛。”

尾聯中的“劫外天”,指未遭受災難之天地,猶淨土。見清代詩人龔自珍的《己亥襍詩》其一五一:“小別湖山劫外天,生還如証第三禪。台宗晤後無來去,人道蒼茫十四年。”又見黃福基的《諸門生詩社已成,待期招集》詩:“休沐相招劫外天,起予有道亦忘年。誰相知者成孤往,我自爲之覺汝賢。能辨真霛辤獺祭,賸攜馀味鬭鳶肩。此懷易逝須珍重,記取殘鼕有勝緣。”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李陞華七律詩 走筆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