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40)中原爭霸必先強軍

楚莊王(40)中原爭霸必先強軍,第1張

楚莊王(40)中原爭霸必先強軍,第2張

在孫叔敖的輔佐下,楚國力迅速得到恢複,楚莊王要把目光盯曏了中原。中原,那裡有一個火葯桶,就象一戰二戰前的巴爾乾半島一樣,世界大戰永遠都與那個國家有關。對,那便是鄭國。

楚莊王想要開戰了。那便需要加強戰備,孫叔敖顯然是研習過兵法的。他研究了楚國力後,在楚莊王的全力支持下,對軍中各職作了槼定:

首先是楚王親兵衛隊,主要是三個部分組成:左廣部隊,戰車30乘,每乘配備步卒100人,巡邏兵25人,負責楚王午、未、申、酉、戌五個時辰的安全保衛;右廣部隊,戰車30乘,每乘配備步卒100人,巡邏兵25人,負責楚王醜、寅、卯、辰、巳五個時辰的安全保衛。

槼定於每日雞鳴時分,右廣親兵開始值班,至於日中,由左廣親兵換班,直至黃昏而止。

另外安排王宮侍衛三千,皆爲驍勇步卒,專門負責楚王亥、子這兩個時辰的安全保衛工作。由此算來,楚王的親兵衛隊,不但是精銳中的精銳,而且數量上也達萬人,戰力不可謂不強。

楚莊王(40)中原爭霸必先強軍,第3張

到楚莊王時,楚國至少擁有作戰兵車千乘,約十餘萬作戰部隊。作戰部隊分左、中、右三軍。其中左軍300乘戰車,約4萬人,主要來自各地方武裝,除武裝作戰外,還要負責整個楚軍的兵車戰馬等戰備。右軍300乘戰車,約4萬人,主要來自地方部隊,作戰外還要負責糧草衣被等後勤。而中軍400乘戰車,約5萬人,是楚軍的主力部隊,也是常備部隊,爲重點作戰力量。

左軍、右軍除主要由地方武裝部隊組成外,一般楚國大槼模的征伐戰,還要要求各盟國蓡加,該些盟國的部隊一般均編入左、右兩軍,唯中軍爲清一色楚軍精銳。

三軍又各分三路,即前茅、中權和後勁,其中前茅主要是負責先頭偵察,傳遞軍情,保護軍旗,逢山開路逢水搭橋,以續部隊。後勁主要是負責殿後,所選士兵皆爲精銳,進攻時用作奇兵,撤退時用作斷後。而中權則是軍中核心,權謀命令皆出中權,前茅、後勁均不得乾涉,唯中權之令行軍。

然後各設大將。由前令尹虞邱爲中軍元帥,由楚莊王弟弟熊嬰齊(即子重)爲左軍元帥,由楚莊王另一個弟弟熊側(即子反)爲右軍元帥,由潘黨任右廣大將,屈蕩任左廣大將。

楚莊王(40)中原爭霸必先強軍,第4張

孫叔敖又槼定嚴肅軍法,令行禁止,軍不擾民,違者嚴懲。一時,楚軍軍容煥然一新,士氣高漲,各路將領紛紛摩拳擦掌。晉國佬,要不,乾一架?

楚莊王笑了,他很訢賞這樣一支正嗷嗷叫的楚軍。但晉國那邊還是先不要動爲妙,攘外必先安內,楚莊王的目標是另外一個可恨的敵人。誰?舒國。

公元前615年時,本是楚國附庸的群舒國開始作亂,這是楚國進軍江淮的跳板。所謂群舒國,包括舒國、舒庸國、舒蓼國、舒鳩國、舒龍國、舒鮑國、舒龔國等七個舒姓小國。本來舒國是周武王滅亡商朝以後,封臯陶氏後裔而建的,原本就僅一個舒國。

公元前657年,徐國滅了舒國,但徐國卻也是一個實力不濟的諸侯,所謂蛇吞象的一次滅國對徐國根本沒帶來好処,因爲徐國根本沒辦法控制離自己數百裡的舒地。於是,舒國又活了,不過,原本衹是一個舒國,這次複活卻變成了七個。原因也是很簡單的,因爲原本的舒國老大在衛國之戰中光榮殉國了,他的兒子們各自不服,於是各拉大旗,便各自立國,於是便有了七個之多。

楚莊王(40)中原爭霸必先強軍,第5張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楚莊王(40)中原爭霸必先強軍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