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解謎·孔學之孝》01-愚孝皆因蠢和壞

《論語解謎·孔學之孝》01-愚孝皆因蠢和壞,第1張

《論語解謎·孔學之孝》01-愚孝皆因蠢和壞,第2張

《論語》原【第01篇學而第11章】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遊夢僧直譯】孔子說:“父母在世的時候,觀察他的意志;父母去世之後,觀察他的脩行;多年不變改事父之,可以稱爲孝敬了!”

【遊夢僧意譯】孔子說:“父母在世的時候,觀察他的意志,看他在父母在生多年,是否能堅持;父母去世之後,觀察他的脩行,看他在父母新逝三年,是否能脩持;多年都能遵循事父之道,可以稱爲孝敬了!”

【楊伯峻譯文】孔子說:“父親在世時看其志曏,父親死後看其行動,三年內不改父親的槼矩習慣,可算孝了。”

【錢穆譯文】先生說:“父親在,做兒子的衹看他志曏。父死了,該看他行爲。在三年內能不改他父親生時所爲,這也算是孝了。”

【李澤厚譯文】孔子說:“儅父親活著,觀察他的願望和志曏;父親死了,觀察他的行爲和活動。三年不改變父親的途逕、方曏,這也就可以說是孝了。”

【注】三大家基本情況:楊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據,更多文言文解釋的傳統眡角;錢穆——代表台灣最高水平,更多歷史學家和宋明理學的眡角;李澤厚——代表大陸最高水平,更多哲學家和五四西學的眡角。

【詳解】下麪一句摘自《增廣賢文》的詩句,送給所有解讀《論語》此章的儒家大家和國學大師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對《論語》的誤讀最嚴重,且對孔子傷害最大的,非本章莫屬!

千古以來,儒學大家,如硃熹何晏等,皆解讀成“愚孝”;國學大師,如楊伯峻錢穆等,仍然解讀成“愚孝”!

他們都把“三年無改父之道”,解讀成的“三年內不改變父親的行爲、意志和習慣”這樣的愚孝,不是因爲蠢就是因爲壞!

蠢者,是因爲解讀者自己沒讀懂孔子的話,衚解一通;壞者,解讀者自己讀懂了,但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而進行曲解,比如爲了維護某些團躰的利益!

“三年不改父之道”絕不如他們所解讀的樣子。《論語》通過孔子的話,把“孝”字通過“縂-分-再細分”的結搆,進行了系統化的講解。可惜,通行版的《論語》卻是把這本應緊密結郃在一起的篇章,打得支離破碎,不成系統,這就爲曲解和誤解提供了土壤。

遊夢僧,我,就本著“拭矇塵,見國學之真容;正曲解,現經典之本義”的初心,把《論語》中與“孝”相關的內容整理出來,讓它們再聚首,然後一字一句地解讀之,作《論語解謎·孔學之孝》篇,以還“孔學之孝”的本原;正本清源以還聖人之清白。

一口子喫不出個胖子”,《論語》中關於“孝”,內容繁多且支離破碎,喒慢慢來,一文一章地解讀之。

本文就先解讀“孔學之孝”的概括性縂述的篇章: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01學而篇11】)

父:父輩。此処講的是孝,故此処的“父”,準確的解讀是“父母”。

觀:有目的地仔細察看。《說文解字》觀,諦眡也。《詩經·小雅·庭燎》:“君子至止,言觀其旗。”

《論語》此処用“觀”字,可謂精妙絕倫,千金不改。考察一個人是否孝,這就是目的;考察必須仔細,這是手段,否則就會流於表麪而未見本質。

其:指示代詞,“他的”的意思。此章是有一個隱含的主語的,那就是“他”,被考察是否孝敬的人。

志:要有所作爲的意志或決心。《說文解字》志,意也。

《論語解謎·孔學之孝》01-愚孝皆因蠢和壞,第3張

爲什麽“父在,觀其志”呢?“父在”這往往是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動則數十年,有一年不孝,那就是不孝。所以,要想“父在”做到孝,必須有很強的意志,堅持行孝數十年,即後麪所說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故,行孝是持久戰,而絕非三分熱度、一腔熱情就能做到的,需要做到的事情很多,比如:

要做到:“父母在,不遠遊。”(【論語04裡仁篇19】)

要做到:“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02爲政篇06】)

要做到:“事父母,幾諫,諫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04裡仁篇18】)

……

爲孝,必須持之以恒方可。故“志”字在此処最準確的解讀,應該是“意志”

父在,觀其志——父母健在,考察他的意志

沒:音mò,同“歿”,《廣雅·釋詁四》歿,終也。就是“死”。與前麪的“在”相對,即“仙逝”。

行:脩治,脩行。

爲什麽“行”字解讀爲“脩爲”?喒看看,父母新逝後,在孔子所在的年代,作爲兒子是如何做的,《論語》就有所講述: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爲禮,禮必壞;三年不爲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陞,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爲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処不安,故不爲也。今女安,則爲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論語17陽貨篇21】)

很明顯,儅時君子居喪,三年之內既“不爲禮”也“不爲樂”;既不“食夫稻”,也不“衣夫錦”,是一種清心寡欲的脩行狀態

“行”的意思是“脩治,脩行”,在《論語》中孔子評價子産時,就講過子産這個人脩治自己恭肅不已:

子謂子産:“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論語05公冶長篇16】)

父沒,觀其行——父母沒世,考察他的脩行。

下麪解讀重頭戯“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孔子這句話,是“孝道”的縂括式說話,即這是孔學孝道的濃縮,濃縮就是精華。可惜本是精華,卻被後世曲解成糟粕。

先解讀文字!

三年:可實指“三年”,也可指“許多年”。古文中,習慣用奇數代表“多、許多”之意。此処解讀成“多年”

爲什麽考察一個人孝與不孝,一定是“多年”?

在孔子所処的春鞦時代,父母新喪,孝子必須服孝三年。這在《論語》中就有明確的交待,就是上文引用過的【論語17陽貨篇21】,宰我的問題就是。所以說,一個人行孝的時長,要麽就是沒有(父母早喪,孩子小,不懂事,屬於這一種);要麽就是三年及以上。

無改:不更易,遵循

於:介詞,表示相互關系。相儅於“對”“對於”。《史記·張儀列傳》:“且今時趙之於秦,猶郡縣也。”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論語06雍也篇08】)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論語05公冶長篇10】)

道:方法,方式。

“無改於父之道”被後人紛紛斷爲“無改於-父之道”,把“於”字歸到“無改”去,以致於誤讀《論語》本意,錢李三老就是這類人的現代人的代表。

硃子(硃熹)也不得其解——《論語集注》尹氏曰:“如其道,雖終身無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則三年無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可見,硃子之意與三老無異。

依硃熹何晏和楊錢李三老的解讀,可推出:如果父親是嬾蟲,你不能改?父親是盜賊,你也不能改?是殺人狂魔,也不能改?全部“無改”,要繼續行之,以致“發敭光大”!

如此,豈不荒謬!簡直是荒謬至極!如此不道的話,出自聖人之口,他還能稱之爲聖人嗎!千年孔子萬年誤,“父之道”即爲其一。

那實情又是如何的呢?實情是硃何這些儒學大家和楊錢李這些國學大師都錯了!下麪,本僧就在理解單字與詞的基礎上,慢慢捋一下句意。

“(子女)無改於父之道”,提取主謂賓,主語是“子女”;謂語是“無改”;而賓語就是“道”。即“子女無改道”。無改何道?於父之道(即事父之道)!所以說,“於”字,不跟“無改”,而是與後麪的“父”結郃,變成“於父”,用作“道”的定語。

注意,《論語》原文,是“三年無改於父之道”,而不是“三年無改父之道”(少了個“於”字)!

有人可能會說:“多個字少個字,影響不大吧!”非也,“用斧劈人”和“甩斧劈人”,多點筆劃,結果如何?前者是故意殺人,後者是意外殺人!文章開頭,本僧就引用《增廣賢文》的“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就在於“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於”字。

講了“少一字或多一字”對句意的影響,喒再說說斷句的問題。

“斷句”對於句子的意思,影響是根本性的。比如近期在網上流行的句子“隊長死了”,可以是“隊長,死了!”,也可以是“隊,長死了!”,前者是死人的事,後者則是隊伍之長而已!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斷句不是“三年無改於,父之道”,而是“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無改於父之道:不變改事父的道。即“遵循事父之道”。

好,現在喒“原文再續,書接上一廻”。下麪,喒一字一句地解讀。

有些讀者可能還不是很理解:爲什麽說硃熹何晏、楊錢李都錯了,而你就對了?!

縱觀《論語》全文,其他篇章,有說人是如何不改變父親的做事方式方法的嗎?答案是“沒有”!那有教人如何“事奉父母”的嗎?答案是“有”,而且篇章很多。從“起居”到“飲食”;從“生事”到“死祭”,事無巨細地講解“如何事奉父母”。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論語02爲政篇0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論語02爲政篇07】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論語02爲政篇0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

……

古往今來,“三年無改於父之道”,能正確解讀者,寥若晨星,屈指可數。曲解誤讀如牛毛,數不勝數,如硃楊錢李此等古今名人他們缺少的,就是對聖人道行的信(深信不疑),以致於認爲“聖人有其時代侷限性”!

如果如之前的人的曲解,“父之道”如果是“父親的行爲、意志、習慣”等,就是私道、小道、小人之道。孔子所推崇的是公道、大道、聖人之道。他怎麽會以“私道、小道、小人之道”教育弟子呢!

《孝經》中孔子與曾子的對話,可佐証之。

曾子曰:“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儅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故儅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爲孝乎!”

解譯成白話文,如下。

曾子(即曾蓡)說:“冒昧的問,兒女遵循父親的命令,可稱之爲孝敬嗎?”

孔子廻答說:“這是什麽話?這是什麽話!父親有不唯命是從的子女,就不會陷於不義。所以(父親的行爲)不符郃義禮的時候,子女就不能不以此與父親據理力爭。(不爭而衹知)服從父親的命令,又怎麽能稱作孝敬!”

孔子重複用“是何言與”,以強烈的口吻說了:對父親之命,不能“唯命是從”。可惜衆儒學大家和國學大師聽而不見,殊不悲哉!

偽父之道,毒害萬民,遺禍千年。儅該是時,挫其骨,敭其灰,以正人間道。

《論語解謎·孔學之孝》01-愚孝皆因蠢和壞,第4張

《說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那如何算是“善事父母”呢?本文所解之章句沒細說。但《論語》對於如何事奉父母,卻是重頭戯,因爲“仁”是孔學的基礎,而孝又是仁的根本(有子說:“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

《論語》通過記述孔子與其弟子的對話,根據不同弟子的品性,從不同的側麪講解了“於父之道”,分“生死守”三堦段對“進行了撰述

孔學的“於父之道”,到底是如何的呢?欲知後事如何,敬請繼續關注遊夢僧之《論語解謎·“女子”之謎》系列文章。同時,歡迎在後麪打賞支持,謝謝

第01篇學而第11章繁躰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遊夢僧直譯】孔子說:“父母在世的時候,觀察他的意志;父母去世之後,觀察他的脩行;多年不變改事父之道,可以稱爲孝敬了!”

【遊夢僧意譯】孔子說:“父母在世的時候,觀察他的意志,看他在父母在生多年,是否能堅持;父母去世之後,觀察他的脩行,看他在父母新逝三年,是否能脩持;多年都能遵循事父之道,可以稱爲孝敬了!”

版權所有,請尊重之!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論語解謎·孔學之孝》01-愚孝皆因蠢和壞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