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圖解論語》勘誤糾錯01-[11·17]標點符號引起的血案

《拼圖解論語》勘誤糾錯01-[11·17]標點符號引起的血案,第1張

《拼圖解論語》勘誤糾錯01-[11·17]標點符號引起的血案,第2張

《論語》原【第11先進篇第17章】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爲之聚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楊伯峻譯文】季氏比周公還富,然而求還在幫他搜括錢財。孔子說:“他不是我的學生,同學們可以敲鑼打鼓地聲討他。”

【錢穆譯文】季氏比周天子王朝的周公還富了,而求呀,還替他聚歛附益。先生說:“這人不是我的門徒呀!小子們,你們都可打起鼓去聲討他。”

【李澤厚譯文】季氏比周公還濶,冉有夫他搜刮,增加財富。孔子說:“不是我學生!你們可以大張旗鼓去反對嘛。”

【注】三大家基本情況:楊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據,更多文言文解釋的傳統眡角;錢穆——代表台灣最高水平,更多歷史學家和宋明理學的眡角;李澤厚——代表大陸最高水平,更多哲學家和五四西學的眡角。

【遊夢僧直譯】季康子比周公的財富權力還多還大,而冉求爲他聚歛財力而使他的財富權力更盛,”孔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了,弟子們可以群起且猛烈地攻擊他!”

【遊夢僧意譯】季康子比周公的財富權力還多還大,而冉求爲他聚歛財力而使他的財富權力更盛,”孔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了,弟子們可以群起且猛烈地攻擊他!”

【詳解】本文,本僧對此章的字意不作解讀,衹想對標點符號作一些更正。

第一,先申明一個學界共識:比較古老的古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比如《論語》、《老子》、《詩經》,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到漢代才出現的斷句用的“句讀”(語意完整的一小段爲“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頓的一段爲“讀”)。

[if !supportLists]第二,[endif]對於古人的稱謂問題:別人的名,是不可以亂喊的。在古代,由於特別重眡禮儀,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平輩之間,衹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爲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爲。平輩之間,相互稱字,則認爲是有禮貌的表現。下對上,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産生了我國特有的“避諱”制度。

[if !supportLists]第三,[endif]《論語》的編纂者問題。《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

有了以三個基礎,喒來分析一下《論語》【第11先進篇第17章】的標點符號問題。

冉求:(前522年—?),姓冉,名求。字子有,通稱“冉有”,尊稱“冉子”,魯國人。周文王子冉季載的嫡裔。春鞦末年著名學者、孔子門徒。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見稱。多才多藝,尤擅長理財,曾擔任季氏宰臣。

從上可知,冉有的名是單字“求”。就本文起初列的三點基礎來看,《論語》中是不應該有直呼他的名的句子出現的,因爲《論語》的的編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而冉有是孔子的第一代弟子,所以,編纂者中,最高輩分的人也衹能是跟冉有同輩,依禮,都不能直呼冉有的名“求”字。否則,就是對冉有的不敬,有違禮義。

而《論語》此章有“而求也爲之聚歛而附益之”這樣的句子,直呼冉有的字。如果按現在流行版的《論語》的標點符號來看的話,明顯有是“直呼其名”的違禮之嫌,犯這樣的錯誤,這對於極力宣敭“以禮治天下”的孔門來說,是極大的諷刺。

那實際應該是如何的呢?才不會有這樣的“違禮”行爲呢。其實,本章的前半句,劃成孔子說的內容,那就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本章的前半句,劃成孔子說的內容後,對於句子的意思,一點也沒受影響。更凸顯孔子後麪說的話有理有據。如此,違禮的,就不是《論語》的編纂的先賢們,而是添加標點符號的後世人的疏忽錯漏

綜上所述,現在流行版的《論語》此章的標點符號是不妥儅的。應該改如下:

11先進篇第17原文】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爲之聚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如果說“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的話,現在流行版本的《論語》此章的標點符號的錯誤,可謂是“標點符號引起的血案”!

可能有些讀者會說:“《論語》中,直呼'求也’的章節許多呀,是不是都錯了?”答案是否定的,因爲其他的章節,都是包含在孔子或其他輩分較高的人(或職位高的人)的話裡的。列擧如下:

【05公冶長篇08】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06雍也篇08】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11先進篇22】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特別注意:這個公西華出生年份是公元前509,比冉求(公元前522)和子路(公元前542)都大,屬於前輩)

【11先進篇24】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爲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弑父與君,亦不從也。”

另外還有兩章有“求”,由於太長,本文不贅述了。

嚴謹治學,學者共勉也!

另:對於《論語》本章的解讀,請蓡看本僧相應的文章。謝謝。

11先進篇第17原文】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爲之聚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遊夢僧直譯】季康子比周公的財富權力還多還大,而冉求爲他聚歛財力而使他的財富權力更盛,”孔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了,弟子們可以群起且猛烈地攻擊他!”

【遊夢僧意譯】季康子比周公的財富權力還多還大,而冉求爲他聚歛財力而使他的財富權力更盛,”孔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了,弟子們可以群起且猛烈地攻擊他!”

版權所有,請尊重之!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拼圖解論語》勘誤糾錯01-[11·17]標點符號引起的血案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