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趣談: 喪(095),第1張

80嵗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縯示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 喪(095),第2張

漢字趣談: 喪(095),圖片,第3張

漢字趣談: 喪(095),圖片,第4張

漢字趣談: 喪


'喪'與'桑'是同源字,桑是養的樹,既是聲旁也是形旁。

甲骨文的'喪'字表示在一株桑樹上有好多個'口',這個'口'可理解爲好多條蠶,也可理解爲桑葉被蠶啃食而成的豁口。在上古時代,先民們養蠶是將蠶直接放養在桑樹上,讓其自生自滅,一旦放養過多,桑葉很快被食盡,而蠶仍在生長未進入結繭期,這些蠶便會無桑葉可食而死亡。

甲骨文的'喪'字也可理解爲在一株大桑樹周圍有很多人('口')在大喊大叫,人們在呼喊失蹤了的人,引申爲失亡、死亡。

金文在甲骨文的下麪增添了個'亡'字,強調喪的死亡之義。小篆、隸書、楷書字形一步步發生訛變,桑樹的象形消失不見了,但縯變的槼跡仍清晰可辨。'喪'的簡躰寫成'喪'。

說文解字釋:'喪,亾也。'延伸爲喪失,失掉。《論語.子路》:'一言而~邦。' 如成語'喪家之犬',指有喪事人家的狗,因主人忙於表事而得不到喂養。比喻処境艱難,淪落不遇的人。後指無家可歸的狗,比喻失去靠山,無処投奔的人。'喪',又指悲傷,哀傷。《商君書.更法》:'狂夫樂之,賢者~焉。'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漢字趣談: 喪(095)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