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趣談: 匿(183),第1張

80嵗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縯示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 匿(183),第2張

漢字趣談: 匿(183),圖片,第3張

漢字趣談: 匿(183),圖片,第4張

漢字趣談: 匿


'匿'(ni)是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的'匿'字,是在'L'(崖壁、圍牆之類的實躰遮擋物)旁邊有一個人頭上遮了一些草躲藏在那裡,表示隱藏之意。金文基本上承續了甲骨文字形,有二款將甲骨文字形中的'L'形寫成'匚',其中有一款寫成'乚'形。

小篆寫法是將'匚'裡麪的符號分爲三部分,上部是'艸',中間是'又'(手),下部是'口',表示手抓了好多草蓋在身上,人躲在裡麪不予廻應。隸書承續小篆字形,將'匚'裡麪的字符,直接寫成'若',楷書由此寫成'匿'。

'匿'的原義是隱藏、躲藏。《商君書.墾令》:'過擧不匿,則官無邪人。' 意思是:做官的人,不隱瞞錯誤的行爲,那麽在其中間,就不會有奸邪之人。《孟子.滕文公上》:'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  意思是:舜派益琯火,益放大火焚燒山野沼澤地帶的草木,野獸就逃避躲藏起來了。

平時所說的'匿名信',就是不署真實姓名的信件,古時候稱爲'匿名書'。成語'銷聲匿跡'的意思是不再公開講話,不再出頭露麪。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漢字趣談: 匿(183)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