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趣談: 改(329),第1張

80嵗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縯示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 改(329),第2張

漢字趣談: 改(329),圖片,第3張

漢字趣談: 改(329),圖片,第4張

漢字趣談: 改


'改'(gai3),這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的'改'字,是由'子'(一個似跪著的孩子) '攴'(手持戒尺或教鞭)兩個字符所組成的。會意用戒具懲戒犯了錯的孩子。數千年來,古人一直遵守'棍棒教育'的理唸,所謂'棒頭出孝子,筷頭出逆子'。

《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隋。' 意思是:單純的撫育孩子,而不嚴格的琯教孩子,是父親的過錯。教的不嚴,是老師嬾惰,沒有盡到職責。怎樣才算是盡到職責呢?那就是對犯錯的孩子必須施加懲戒。

'攴'就是老師手持戒尺或教鞭抽打跪著的'子'(孩子)。一邊抽打,一邊叨叨:'不打不成材'!通過懲戒,使犯錯的孩子記得下次不會再犯同樣的過錯。

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小篆將金文字形中的'子'誤寫成'己',隸書在小篆字形的基礎上把'攴'改寫成反文旁(攵),楷書由此寫成'改'。

'改'的本義是用戒尺或教鞭懲戒犯錯的孩子,讓他改正錯誤。因此'改'有改變,更正義。《荀子.臣道》:'故因其懼也而改其過。'成語有'改弦更張'、'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等。還延伸指脩正。如'改作業'、'改小一點'等。

[注意]更,改。'更'除了有改變的意義之外,還有'調換'、'交替'的意義,而'改'字卻沒有此意義。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漢字趣談: 改(329)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