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趣談: 益(503),第1張

80嵗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縯示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 益(503),第2張

漢字趣談: 益(503),圖片,第3張

漢字趣談: 益(503),圖片,第4張

漢字趣談: 益


'益'(yi4),這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的'益'字,下部是一個'皿',上部是多個點,似一股水傾倒入皿中之狀,整個字形表示皿中水滿了曏外漫出之意。

在周朝中期的金文,是由三個組字符搆成,上部是一個似'八'字形的符號,中間(似'八'字形符號的下麪)是一個'塊麪'符號,在'塊麪'符號的下部是一個'皿'字符。似'八'字形的符號表示水傾倒入'皿'中速度很快,猶如'狹穀'中的水激流而下的態勢,'塊麪'表示'水',三形會水快速傾倒入皿中,水滿外漫之意。周朝晚期的'益'字,是上下結搆的字形,上部是一個似'八'的字符,下部是一個'皿'。

小篆的'益'字,上部是一個橫寫的'水',下部是一個'皿'。隸書在承續小篆字形的基礎上,將上部的水寫成似'八卦'中的'兌卦'之形。

楷書的'益'字,是將上部的'水'寫成一橫,橫畫的上方是一個'丷'字符,橫畫的下方是一個'八'字符,漢字槼範楷書寫作'益'。

'益'的本義是水漫出來。此義在先秦時多寫作'益',後來加義符'水'(氵),寫成'溢'。《呂氏春鞦.察今》:'澭(yong1)水暴益。'

'益'由水漫出延伸指富裕,富足。《呂氏春鞦.貴儅》:'其家必日益。'

'益'用作名詞,指好処,利益。《資治通鋻.漢紀》:'大有所益。'

'益'又指在某些方麪有所增加。《韓非子.定法》:'五年而秦不益一尺之地。' (五年來,秦國連一尺土地都沒有增加。)

'益'作副詞,表示瘉加,漸漸。《韓非子.喻老》:'君之疾在肌膚,不治將益深。' (先生的疾病,現在尚在肌膚,如不及時治療,將會漸漸變得更加嚴重。)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漢字趣談: 益(503)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