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吾何以觀之哉!”之“觀”

3.26 “吾何以觀之哉!”之“觀”,第1張

子曰:“居上不寬,爲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觀”目前一致的訓釋皆爲“看、觀察”。而且整部《論語》中,“觀”字共出現11次,除本次外,其餘10次皆可釋爲“看”,看來此処應不例外。但句中“觀”受“何以”限制,讓我們不得不加以辨析。

“何以”是古文中的凝固詞語,是“以何”的倒裝形式,有且衹有“用什麽、拿什麽、憑什麽”的意思,沒有例外。“爲什麽”是現代漢語中的意思,不作闡釋。筆者的觀點就建立在此唯一的基礎之上,望有能推繙此觀點的論証。如此,“吾何以觀之哉!”衹能譯爲:我用什麽來觀看呢!孔子有自己的眼睛,誰不讓看?再者,孔子有眼睛又與“居上”者的德行有何關系?所以,將“觀”訓爲“看”是妥妥的不可。

其實“觀”還有“給人看、展示”的意思。

《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

《周禮·鼕官考工記》:嘉量既成,以觀四國。

韓非子·喻老》:越王入宦於吳,而觀之伐齊以弊吳。

《呂氏春鞦·博志》:上二士者,可謂能學矣,可謂無害之矣,此其所以觀後世已。

現代詞語如“觀兵”(炫耀武力)

如果說例句都是“觀”帶著賓語,“觀之”同樣是動賓結搆。 “之”是“觀”的賓語,指居上位者。因爲“寬”、“敬”、“哀”都是指人的德行,所以更準確的說,“觀”的賓語是指上位者的德行。如此,全章的意思就是:孔子說:“居於上位不能寬厚待人,禮節上對他人不恭敬,麪對往生者又不悲哀,我用什麽來展示他們的德行呢!”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3.26 “吾何以觀之哉!”之“觀”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