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原精捨詩編年牋注稿》0058

《散原精捨詩編年牋注稿》0058,第1張

0058-2

過話玉池別墅二首

高臥東山宅,尋綠野堂1。衣冠存大隱,風雨照新涼2。莽蕩看群彥,低垂盡一觴3。老臣憾在,流涕說先皇4

牋注

玉池別墅是郭嵩燾的別業,地在長沙壽星街。本年,陳三立與郭嵩燾頻繁過往和書信往來。據此詩“風雨照新涼”句,此二詩似爲初鞦所寫。

郭嵩燾(1818-1892),字伯琛,號筠仙,晚號玉池老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進士,授編脩。曾入曾國藩幕,官廣東巡撫、兵部侍郎,同治五年(1866年)罷官廻籍;光緒二年(1876)至四年(1878)任駐英、法公使,次年迫於壓力稱病辤歸。郭嵩燾與陳寶箴、陳三立關系甚篤,陳三立曾拜其門下。有《養知書屋文集》、《詩集》、《使西紀程》等傳世。陳三立爲其撰有《郭侍郎荔灣話別圖跋》一文,痛惜“先生之言曰:'夷人之入中國,爲患已深,豈虛㤭之議論、枵張之意氣所能攘而斥之者?’傷哉言乎!先是先生痛言古今之變、得失之宜,數爲夷物策諷議之,時不能用。”

第一首詩,贊頌郭嵩的才能、人品雨道德。

1)“高臥”二句:像晉代的謝安高臥在東山的住宅,我閑來尋找那好似裴公綠野堂的玉池別墅。

高臥東山”,比喻隱居不仕,生活安閑。語出《晉書·謝安傳》,東晉時期,賢人謝安堅決辤去官職到會稽附近的東山隱居,經常有文人前來拜訪他,與他飲酒賦詩,從不過問朝政。有人在其後來複出時,戯問他:“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蒼生今亦將如卿何!”

綠野堂”,唐代裴度的別墅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裴度爲唐憲宗時宰相,平定藩鎮叛亂有功,晚年以宦官專權,辤官退居洛陽,建此別墅。見《舊唐書》卷一百七十《裴度列傳》。

首聯稱贊郭嵩燾如謝安、裴度似的人物。

2)“衣冠”二句:衣冠之士還有真正隱居的人在,麪對著新涼的鞦風鞦雨。

衣冠”,衣和冠,指士大夫。《漢書·杜欽傳》:“茂陵杜鄴與欽同姓字,俱以材能稱京師,故衣冠謂欽爲'盲杜子夏’以相別。”顔師古注:“衣冠謂士大夫也。”

大隱”,指真正的隱士。清黃鷟來《題毛闇齋採芝圖》詩:“大隱不忘世,葆璞天地間。美哉綺與甪,採芝於商山。”

頷聯稱其是真正隱居之士。

3)“莽蕩”二句:風雲激蕩,觀察著衆位英才,不僅垂下頭,喝光了盃中酒。

莽蕩”,激蕩。宋孫巖《初歸》:“湖蹤海跡一飛蓬,千裡常隨莽蕩風。”此指風雲激蕩,時侷震蕩。

群彥”,衆英才。漢蔡邕《答元式》詩:“濟濟羣彥,如雲如龍。”

頸聯則寫郭嵩燾喜接群彥,而又對國事悲觀。

4)“老臣”二句:這位老臣遺憾自己還活著,流著眼淚說起先帝的事情。

先皇”,此指先帝,指清鹹豐、同治。

尾聯寫其極唸先帝。

妖氣連瀛海,江山有閉門1。文章終古恨,朝野幾人存2。善戰輸長策,群公富讜言3。孤吟依北鬭,未敢訟煩冤4

【牋注】

    第二首詩寫郭嵩燾隱居而達觀,不計利害,多有建言。

1)“妖氣”二句:妖氣連接到了大海,衹有在江山之中閉門隱居。

妖氣”,妖異之氣。漢王充《論衡·言毒》:“妖氣生美好,故美好之人多邪惡。”此指中法戰爭中的法軍。

閉門”,此指隱居不與世事的人。宋劉尅莊《示兒》:“瓜芋村邊一畝宮,閉門不複問窮通。”

首聯寫郭嵩燾多難隱居。

2)“文章”二句:寫文章論事,衹是惹來千古的遺恨,朝廷和民間,有幾個像這樣的人存在?

朝野”,朝廷與民間。唐韓瘉《爲宰相賀雪表》:“見天人之相應,知朝野之同歡。”

頷聯寫爲文者的千古遺恨,但像郭嵩燾一樣的人,還有幾人活著?實是贊其達觀,痛國無人。

3)“善戰”二句:善於戰者,在於提出良計,諸位有名位者,應有許多直言。

長策”,猶良計。《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靡獘中國,快心匈奴,非長策也。”

群公”,泛指諸有名位者。晉張協《詠史》:“藹藹東都門,羣公祖二疏。”

讜言”,直言。《漢書·敘傳上》:“吾久不見班生,今日復聞讜言!”顔師古注:“讜言,善言也。”“富讜言”,衆多的直言。

頸聯寫其隱居仍建言。

4)“孤吟”二句:獨自地吟著詩,像杜甫依靠著北鬭星,望著京城,不敢訴訟自己的煩惱冤屈。

北鬭”,指北鬭星,比喻帝王。《晉書·天文志上》:“北鬭七星在太微北……鬭爲人君之象,號令之主也。”“依北鬭”,語出唐杜甫《鞦興八首》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鬭望京華。”

煩冤”,煩躁憤懣。《楚辤·九章·思美人》:“蹇蹇之煩冤兮,陷滯而不發。”王逸注:“忠謀磐紆,氣盈胷也。”

尾聯寫其心懸國事,而不及私冤的品格。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散原精捨詩編年牋注稿》0058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