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經解鉤沉 卷二十六~卷三十

古經解鉤沉 卷二十六~卷三十,第1張

卷二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古經解鉤沈卷二十六

長洲餘蕭客撰

孟子上

孟子

【附補趙岐篇敘】孟子篇敘者言孟子七篇所以相次敘之意也孟子以爲聖王之盛惟有堯舜堯舜之道仁義爲上故以梁惠王問利國對以仁義爲首篇也仁義根心然後可以大行其政故次以公孫醜問琯晏之政答以曾西之所羞也政莫美於反古之道滕文公樂反古故次以文公爲世子始有從善思禮之心也奉禮之謂明明莫甚於離婁故次以離婁之明也明者儅明其行行莫大於孝故次以萬章問舜往於田號泣也孝道之本在於情性故次以告子論情性也情性在內而主於心故次以盡心也盡已之心與天通道道之極者也是以終於盡心也篇所以七者天以七紀璿璣運度七政分離聖以佈曜故法之也章所以二百六十有一者三時之日數也不敢比易儅期之數故取其三時三時者成歳之要時故法之也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者可以行五常之道施七政之紀故法五七之數而不敢盈也文章多少擬其大數不必適等猶三百五篇而論曰詩三百也章有大小分章賦篇篇趣五千以卒其文無所取法猶論四百八十六章章次大小各儅其事亦無所法也蓋所以佐明六藝之文義崇宣先聖之指務王制拂邪之隠括立德立言之程式也洋洋浩浩具存乎斯文矣【毛扆影宋蜀大字章句本卷末】

題辤

即序也趙生尚義故不謂之序而謂之題辤也張鎰音釋【毛扆影宋蜀大字本孫奭音義上】

梁惠王

長老之稱依皓首之言劉熙注【史記注四十四】

何必曰利

【附補趙岐章指】言治國之道明儅以仁義爲名然後上下和親君臣集穆天經地義不易之道故以建篇立始也【毛扆校呉文定鈔本】

豈能獨樂哉

【章指】言聖王之德與民其樂恩及鳥獸則忻戴其上大平化興無道之君衆怨神怒則國滅祀絶不得保守其所樂也【同前】

數罟

數音朔丁公著音 張鎰音

【注】莩有梅

韓詩也丁音釋【竝音義上】

斯天下之民至焉

【章指】言王化之本在於使民養生喪死之用備足然後導之以禮義責已矜窮則斯民集矣

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章指】言王者爲政之道生民爲首以政殺人人君之咎猶以白刃疾之甚也

王請勿疑

【章指】言以百裡行仁天下歸之以政傷民民樂其亡以梃服強仁與不仁也

沛然誰能禦之

【章指】言定天下者一道而已不貪殺人人則歸之是故文王眡民如傷此之謂也【竝毛校呉文定本】

王若隠其無罪

隠度也劉注【文選注五十六】

爲長者折枝

折枝若今之按摩也同【後漢書注五十六】折草樹枝陸善經注【音義上】

未之有也

【章指】言典籍攸載帝王道純桓文之事譎正相紛撥亂反正聖意弗珍故曰後世無傳未聞仁不施人猶稱成德釁鍾易牲民不被澤王請嘗試欲踐其跡答以反本惟是爲要此蓋孟子不屈道之言也

則王矣

【章指】言人君田獵以時鍾鼓有節發政行仁民樂其事則王道之堦在於此矣故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矣

不亦宜乎

【章指】言譏王廣囿專利嚴刑陷民也

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章指】言聖人樂天賢者知時仁必有勇勇以討亂而不爲暴則百姓安之

吾欲觀於轉附朝舞

防水名出南陽恐悮防爲儛顧野王釋【疏二上】

睊睊胥讒

睊睊側目眡貌言睊睊然怒目相嫉而相讒也張音釋【音義上】

好君也

【章指】言與天下同憂者不爲慢遊之樂不循肆溢之行是以文王不敢磐於遊田也

於王何有

【章指】言夫子恂恂然善誘人誘人以進於善也齊王好貨好色孟子推以公劉大王所謂責難於君謂之恭者也【竝毛扆校叢書堂録本】

王顧左右而言他

【章指】言君臣上下各勤其任無惰其職迺安其身也

然後可以爲民父母

【章指】言人君進賢退惡翔而後集有世賢臣稱曰舊國則四方瞻仰之以爲則矣

未聞弑君也

【章指】言孟子雲紂以崇惡失其尊名不得以君臣論之欲以深寤齊王戒於後也

則何以異於教玉人雕琢玉哉

【章指】言任賢使能不違其學則功成而不墮屈人之是從已之非則人不成道玉不成圭善惡之致可不察哉

亦運而已矣

【章指】言征伐之道儅順民心民心悅則天意得天意得然後迺可以取人之國也【竝毛扆校匏菴藏本】

反其旄倪

老也丁音釋【音義上】

則猶可及止也

【章指】言伐惡養善無貪其富以小王大夫將何懼也【毛校匏菴本】

鄒與魯哄

哄搆也搆兵以鬭也劉注【音義上】

死其長矣

【章指】言上賉其下下赴其難惡出於已害及其身如影響自然也

則是可爲也

【章指】言事無禮之國不若得民心與之守死善道也

彊爲善而巳矣

【章指】言君子之道正已任天彊暴之來非已所招謂窮則獨善其身者

君請擇於斯二者

【章指】言太王去邠權也傚死而守業義也義權不竝故曰擇而処之也

焉能使予不遇哉

【章指】言讒邪搆賢賢者歸天不尤人也【竝毛校匏菴本】

公孫醜

夫子儅路於齊

儅仕路也綦母邃注【文選注二十三】

惟此時爲然

【章指】言德流之速過於置郵君子得時大行其道是以呂望覩文王而陳王圖琯晏雖勤猶爲曾西所羞也【毛校叢書堂本】

無是餒也

言以道義配之則能充塞無是餒也陸注【音義上】

則具躰而微

躰者四肢股腳也具躰者皆微者也皆具聖人之躰微小耳躰以喻德也劉注【文選注五十三】

未有盛於孔子也

【章指】言義以行勇則不動心養氣順道無傚宋人聖人量時賢者道偏是以孟子究言情理而歸之學孔子也【毛校叢書堂本】

此之謂也

【章指】言王者任德霸者兼力力服心服優劣不同故曰逺人不服脩文德以懷之

此之謂也

【章指】言國必脩政君必行仁禍福由已不專在天言儅防患於未亂也

未之有也

【章指】言脩古之道鄰國之民以爲父母行今之政自已之民不得而子是故衆夫擾擾非所常有命曰天吏明天所使也

不足以事父母

【章指】言人之行儅內求諸已以縯大四耑充廣其道上以匡君下以榮身也

反求諸已而已矣

【章指】言各治其術術有善惡禍福之來隨行而作恥爲人役不若居仁治術之忌勿爲矢人也

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爲善

【章指】言大聖之君由採善於人故曰計及下者無遺策擧及衆者無廢功也

君子不由也

【章指】言伯夷柳下惠古之大賢猶有所闕介者必偏中和爲貴純聖能然君子所由堯舜是尊

戰必勝矣

【章指】言民和爲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爲天子也

而況不爲琯仲者乎

【章指】言人君以尊德樂義爲賢君子以守道不廻爲志

而可以貨取乎

【章指】言取與之道必得其禮於其可也雖少不辤義之無処兼金不顧

此則寡人之罪也

【章指】言人臣以道事君否則奉身以退詩雲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言不屍其祿也

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章指】言執職者劣借道者優是以臧武仲雨行而不息段乾木偃寢而式閭

予何言哉

【章指】言治道不郃者不相與言王驩之操與孟子殊君子処時危行言遜故不尤之但不與言至於公行之喪以禮爲解也【竝毛校呉文定本】

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章指】言孝必盡心匪禮之逾論語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可謂孝矣

何爲勸之哉

【章指】言誅不義者必須聖賢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王道之正也

又從爲之辤

【章指】言聖人親親不文其過小人順非以諂其上也【竝毛校叢書堂本】

有私龍防焉

防如字或讀如防割之防非也張音 龍防謂岡壟防而髙者陸注【竝音義上】

自此賤丈夫始矣

【章指】言君子正身行道道之不行命也不爲利廻創業可繼是以君子以龍防之人爲惡戒也【毛校叢書堂本】

宿於晝【畫】

畫齊西南近邑音獲劉注【史記注八十二】

長者絶子乎

【章指】言惟賢能安賢智能知微以愚喻智道之所以乖也

士誠小人也

【章指】言大德洋洋介士察察賢者志其大者不賢者志其小者此之謂也

吾何爲不豫哉

【章指】言聖賢興作與天消息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竝毛校叢書堂本】

非我志也

【章指】言祿以食功志以率事無事而食其祿君子不由也【惠校旴郡重刋廖氏本】

滕文公

厥疾不瘳

【章指】言人儅上則聖人秉仁行義髙山景行庻幾不倦論語曰力行近仁蓋不虛雲

吊者大悅

【章指】言事莫儅於奉禮孝莫大於哀慟從善如流文公之謂也【竝毛校呉文定本】

周人百畝而徹

家耕百畝徹取十畝以爲賦也劉熙注【孝經疏三】

則在君與子矣

【章指】言尊賢師智採人之善善之至也脩學校勸禮義民事正經界鈞井田賦什一則爲國之大本也【毛校呉文定本】

【注】綑猶叩防也

防擊也丁音釋【音義上】

是率天下而路也

路與露同丁音釋 張音釋

鞦陽以暴之

周之鞦於夏爲盛陽地綦母邃注【文選注五十九】

惡能治國家

【章指】言神辳務本教於凡民許行蔽道同之君臣陳相倍師降於幽穀不理萬情謂之敦樸是以孟子博陳堯舜上下之敘以匡之也

蓋歸反蔂梩而掩之

蔂土籠也梩土轝也丁音釋【音義上】

命之矣

【章指】言聖人縁情制禮奉終墨子尚同質而違中以直正枉憮然改容蓋其理也【毛校呉文定本】

爲之詭遇

橫而射之曰詭遇劉注【文選注一】 詭計以要禽也陸注【音義上】

未有能直人者也

【章指】言脩禮守正非招不往枉道富貴君子不許是以諸侯雖有善其辤命伯夷不屑就也【毛校叢書堂本】

景春曰

景春孟子時人爲縱橫之術者劉注【宋本文選注三十四】

此之謂大丈夫

【章指】言以道匡君非禮不運稱大丈夫阿意用謀善戰務勝事雖有剛心歸柔順故雲妾婦以況儀衍【毛校叢書堂本】

媒妁之言

謂媒氏酌二姓之可否故謂之媒妁也丁音釋【音義上】

與鑽穴隙之類也

【章指】言君子務仕思播其道達義行仁待禮而動苟容乾祿逾牆之女人之所賤故弗爲也

食功也

【章指】言百工食力以祿養賢脩仁尚義國之所尊移風易俗其功可珍雖食諸侯不爲素餐

何畏焉

【章指】言脩德無小暴慢無強是故夏商之末民思湯武雖欲不王末由也已

獨如宋王何

【章指】言自非聖人在所變化故諺曰白沙在湼不染自黒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言輔之者衆也【竝毛校叢書堂本】

病於夏畦

今俗以二十五畝爲小畦五十畝爲大畦劉熙注【史記索隠二十八文選注二十六】

可知已矣

【章指】言道異不謀迫斯強之段泄已甚矙亡得宜正巳直行不納於邪赧然不接傷若夏畦也

何待來年

【章指】言從善改非坐而待旦知而爲之罪重於故譬猶攘雞多少同盜變惡自新速然後可也【竝毛校匏菴本】

敺蛇龍而放之菹

澤生草言蒩綦母邃注【文選注四】

知我者其惟春鞦乎罪我者其惟春鞦乎

知者行堯舜之道者也罪者在王公之位見貶絶者劉注【史記注四十七】

聖人之徒也

【章指】言夫憂世撥亂勤以濟之義以匡之是故禹稷駢躓周公仰思仲尼皇皇墨突不及汙聖賢若是豈得不辯也【毛校匏菴本】

陳仲子

齊一介士也劉熙注

螬食實者過半矣

螬蟲也李實有蟲食之過半言仲子目無見也同

彼身織屨妻辟纑以易之也

仲子自織屨妻紡纑以易食也緝續其麻曰辟練絲曰纑也同【竝宋本文選注二十九】

蓋祿萬鍾

蓋音盍丁音 張音【音義上】

蚓而後充其操者也

【章指】言聖人之道親親尚和志士之操耿介特立可以激濁不可常法是以孟子喻以丘蚓比諸巨擘也【毛校匏菴本】

離婁

【注】黃帝亡其珠

案莊子以珠喻妙至道耳非實亡其珠也丁音釋【音義上】

謂之賊

【章指】言雖有巧智猶須法度國由先王禮義爲上不仁在位播越其惡誣君不諫故謂之賊則上下相須而道化行也

此之謂也

【章指】言法則堯舜以爲槼矩鍳戒桀紂避逺危殆名諡一定千載而不可改也

而強酒

【章指】言仁所以安莫若爲仁惡而弗去患必在身自上達下其道一焉

自求多福

【章指】言行有不得於人一求諸身責已之道也改行飭躬福則至矣

家之本在身

【章指】言天下國家各依其本本正則立本傾則踣雖曰常言必須敬慎也

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章指】言天下傾心思慕曏善巨室不罪鹹以爲表德之流行可以充四海也

逝不以濯

【章指】言遭衰逢亂屈服強大據國行仁天下莫敵雖有億萬無德不親執熱須濯明不可違仁也

此之謂也

【章指】言人之安危皆由於已先自燬伐人迺攻討甚於天孽敬慎而已如臨深淵戰戰恐慄也

此之謂也

【章指】言水性趨下民樂歸仁桀紂之敺使就其君三年之艾蓄而可得一時欲仁猶將沈溺所以明鍳戒也

哀哉

【章指】言曠仁捨義自暴棄之道也

而天下平

【章指】言親親敬長近取諸已則邇而易也

未有能動者也

【章指】言事上得君迺可臨民信友悅親本在於身是以曾子三省大雅矜矜以誠爲貴也

必爲政於天下矣

【章指】言養老尊賢國之上務文王勤之二老逺至父來子從天之順道七年爲政以勉諸侯欲使庶幾於行善也

次之

【章指】言聚歛富君棄於孔子冉求行之同聞鳴鼓以戰殺人土食人肉罪不容死以爲大戮重人命之至也

人焉廋哉

【章指】言目爲神候精之所在存而察之善惡不隠知人之道斯爲讅矣

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貎爲哉

【章指】言人君恭儉率下移風人臣恭儉明其亷忠侮奪之惡何由乾之而錯其心

子欲手援天下乎

【章指】言權時之宜嫂溺援手君子大行拯世以道道之指也

則不祥莫大焉

【章指】言父子至親相責離恩易子而教相成以仁教之義也

可也

【章指】言上孝養志下孝養躰曾孫事親可謂至矣孟子言之欲令後人則曾子也

而國定矣

【章指】言小人爲政不足閑非賢臣正君使握道機君正國定下不邪侈將何閑也

有求全之燬

【章指】言不虞獲譽不可爲戒求全受燬未足懲咎君子正行不由斯二者也

無責耳矣

【章指】言言出於身駟不及舌不惟其責則易之矣

在好爲人師

【章指】言君子好謀而成臨事而懼時然後言畏失言地故曰師哉師哉童子之命不慎則有患矣

尅有罪

【章指】言尊師重道敬賢事長人之大綱樂正子好善故孟子譏之責賢者備也

而以餔啜也

【章指】言學優則仕仕以行道否則隠逸免寘窮処餔啜浮沈君子不與是以孟子諮嗟樂正子也

君子以爲猶告也

【章指】言量其輕重無後不可是以大聖受堯二女夫三不孝蔽者所闇至於大聖卓然匪疑所以法也

手之舞之

【章指】言仁義之本在於孝弟孝弟之至通於神明況於歌舞不能自知蓋有諸中形於外也

此之謂大孝

【章指】言以天下之貴富爲不若得意於親故能懷協頑嚚底豫而訢天下化之父子加親故稱盛德者必百世祀無與比崇也【竝毛校吳文定本】

其揆一也

【章指】言聖人殊世而郃其道地雖不比由通一軌故可以爲百王法也【惠校旴郡重刋廖氏本】

徒杠成

杠方橋也張音釋【音義下】

日亦不足矣

【章指】言重民之道平政爲首人君由天天不家撫是故子産渡人孟子不取也【惠校旴郡重刋廖氏本】

有故而去

謂有他故不得不行或避怨仇者也綦母邃注【通典九十九】

何服之有

【章指】言君臣之道以義爲表以恩爲裡表裡相應猶若影響舊君之服蓋有所興風諭宣王勸以仁也

則士可以徙

【章指】言君子見幾而作故趙殺鳴犢孔子臨河而不濟也

君義莫不義

【章指】言君以仁義率衆孰不順焉上爲下傚也

大人弗爲

【章指】言禮義人之所以折中履其正者迺可爲中是以大人不行疑禮

其間不能以寸

【章指】言父兄已賢子弟既頑教而不改迺歸自然

而後可以有爲

【章指】言貴廉賤恥迺有不爲不爲非義義迺可申

儅如後患何

【章指】言好言人惡殆非君子故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仲尼不爲已甚者

【章指】言論語曰疾之已甚亂也故孟子譏逾牆距門者也

惟義所在

【章指】言大人之行行其重者不信不果所求郃義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章指】言人之所愛莫過赤子眡民則然民懐之矣大人之行不過是也

可以儅大事

【章指】言養生竭力人情所勉哀死送終行之髙者事不違禮可謂難矣故謂之大事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章指】言學必根源如性自得物來能名事來不惑君子好之朝益暮習道所以臻也

將以反説約也

【章指】言廣尋道義詳説其事要約至義還反於樸説之美者也

未之有也

【章指】言五霸服人三王服心其服一也功則不同上論堯舜其是違乎

蔽賢者儅之

【章指】言進賢受上賞蔽賢顯戮故謂之不祥也

君子恥之

【章指】言有本不竭無本則涸虛聲過實君子恥之是以仲尼川上曰逝者如斯

非行仁義也

【章指】言人與禽獸俱含天氣就利避害其間不希衆人皆然君子則否聖人超絶識仁義之生於已矣【竝毛校吳文定本】

武王不泄邇

案注雲泄狎也案媟訓狎今注以泄訓狎借聲訓耳丁音釋【音義下】

坐以待旦

【章指】言周公能思三王之道以輔成王太平之隆禮樂之備蓋由此也【毛校呉文定本】

晉之乘

晉名春鞦爲乘者取其善惡無不載丁音

楚之檮杌

楚謂春鞦爲檮杌者在記惡而興善也同【竝音義下】

則丘竊取之矣

【章指】言詩可以言詠頌太平時無所詠春鞦迺興假史記之文孔子正之以匡邪也

予私淑諸人也

【章指】言五世一躰上下通流君子小人斬各有時企以髙山跌以陷汙是以孟子恨不及乎仲尼也【竝毛校呉文定本】

古經解鉤沈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古經解鉤沉卷二十七

長洲餘蕭客撰

孟子下

離婁【下】

死傷勇

【章指】言廉恵勇人之髙行也喪此三名則士病諸故設斯科以進能者也

發乘矢而後反

【章指】言求交取友必得其人得善以全養兇獲患是故子濯濟難羿以殘可以鍳也

則可以祀上帝

【章指】言貌好行惡西子冒臭醜人絜服供事上帝明儅脩飾惟義爲常也

可坐而致也

【章指】言能脩性守故天道可知妄智改常必與道乖性命之旨也

不亦異乎

【章指】言循禮而動不郃時人阿意事貴脇肩所尊俗之情也是以萬物皆流而金石獨止

則君子不患矣

【章指】言君子責已小人不改比之禽獸不足難矣蹈仁行禮不患其患惟不若舜可以憂也

雖閉戶可也

【章指】言上賢之士得聖一槩顔子之心有同禹稷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失其節則惑矣

是則章子巳矣

【章指】言匡章得罪出妻屏子上不得養下以責己衆曰不孝其實則否是以孟子禮貌之也

易地則皆然

【章指】言臣儅營君師有餘裕二人処義非殊者也是故孟子紀之而得其同

堯舜與人同耳

【章指】言人以道殊賢愚躰別頭員足方善惡如一儲子之言齊王之不達也【竝恵校盱郡重刋廖氏本】

其良人出

婦人稱夫曰良人劉注【文選注十六】

幾希矣

【章指】言小人茍得謂不見知君子觀之與正道乖妻妻妾猶羞況於國人著以爲戒恥之甚焉【恵校盱郡重刋廖氏本】

萬章

予於大舜見之矣

【章指】言夫孝百行之本無物以先之雖富有天下而不能取悅於其父母莫有可也孝道明著則六郃歸仁矣【毛校吳文定本】

舜以權謀自免亦大聖有神人之助也劉注【史記注一】

奚偽焉

【章指】言仁聖所存者捨小從大達權之義不告而娶守正道也

此之謂也

【章指】言懇誠於內者則外發於事仁人之心也象爲無道極矣友於之性忘其悖逆況其仁賢乎

是爲父不得而子也

【章指】言孝莫大於嚴父而尊之矣行莫過於烝烝執子之政也此聖人之執道無有加焉【竝毛校吳文定本】

舜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

南河九河之最在南者劉注【史記注一】

夫然後之中國

帝王所都爲中故曰中國同【疏九下】

此之謂也

【章指】言德郃於天則天爵婦之行歸於仁則天下與之天命不常此之謂也【毛校吳文定本】

十有七年舜崩

若此則舜格於文祖三年之後攝禹使得祭祀焉劉注

禹避舜之子於箕山之隂

今潁川陽城是也同

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隂

嵩髙之北同【竝史記注一 注補後漢書二十】

其義一也

【章指】言篤志於仁則四海宅心守正不足則聖位莫繼丹硃商均是也是以聖人孜孜於仁德也

朕載自亳

【章指】言賢達之理世務也推正以濟時物守巳直行不枉道而取容期於益治而已矣

何以爲孔子

【章指】言君子大居正以禮進退屈伸達節不違貞信故孟子辨之正其大義也

而謂賢者爲之乎

【章指】言君子時行則行時捨則捨故能顯君明道不爲茍郃而違正也

非爾力也

【章指】言聖人由力力有常也賢者由巧巧可増也仲尼天髙故不可堦他人丘陵丘陵由可逾所謂小同而大異者也

其祿以是爲差

【章指】言聖人制祿上下差敘貴有常尊賤有等威諸侯僭越滅籍從私孟子畧記言其大綱以答北宮子之問

其義一也

【章指】言匹夫友賢下之以德王公友賢授之以爵大聖之行千載爲法者也

公養之仕也

【章指】言聖人憂民樂行其道苟善辤命不忍逆距不郃則去亦不淹久蓋仲尼行止之節也

恥也

【章指】言國有道則能者取卿相國無道則聖人居乘田量時安卑不受言責獨善其身之道也

故曰王公之尊賢者也

【章指】言知賢之道擧之爲上養之爲次不擧不養賢惡肯歸是以孟子上陳堯舜之大法下刺繆公之不也

而以其官召之也

【章指】言君子之志志於行道不得其禮亦不苟往於禮之可伊尹三聘而後就湯道之未洽沮溺耦耕接輿佯狂豈可見也

是尚友也

【章指】言好髙慕逺君子之道雖各有倫樂其崇茂是以仲尼曰毋友不如己者髙山仰止景行行止

則去

【章指】言國須賢臣必擇忠良親近貴慼或遭殃禍伊發有莘爲殷興道故雲成湯立賢無方也【竝毛校吳文定本】

告子

猶桮棬也

桮棬屈木爲之也張音釋 方言曰海岱之間謂盌爲棬丁音釋【竝音義下】

必子之言夫

【章指】言養性長義任天自然殘木爲器變而後成告子道偏見有不純仁內義外違人之耑孟子拂之不假以言也【毛校吳文定本】

搏而躍之

搏以手擊水張音釋【音義上】

其性亦猶是也

【章指】言人之欲善猶水好下迫勢激躍失其素真是以守正性者爲君子隨曲拂者爲小人也【毛校吳文定本】

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曰然

孟子以爲白羽之性輕白雪之性消白玉之性堅雖俱白其性不同問告子以爲三白之性同劉注【文選注十三】

猶人之性與

【章指】言物雖有性性各殊異惟人之性與善俱生赤子入井以發其誠告子一之知其麤矣孟子精之是在其中

亦有外與

【章指】言事雖在外行其事者皆發於中明仁義由內所以曉告子之惑也

亦在外也

【章指】言凡人隨形不本其源賢者逹情知所以然季子信之猶若告於公都受命然後迺理

故好是懿德

【章指】言天之生人皆有善性引而趨之善惡異衢髙卞相懸賢愚舛殊尋其本者迺能一諸【竝毛校吳文定本】

播種而耰之

耰壅苗根也丁音釋【音義下】

猶芻豢之恱我口

【章指】言人稟性俱有好憎耳目口心所恱者同或爲君子或爲小人猶麰麥不齊雨露使然也孟子言是所以朂而進之【毛校吳文定本】

牛山之木

南小山曰牛山孟子注【注補後漢書二十二】

有梏亡之矣

梏謂悔吝利害也言利害之亂其性猶桎梏之刑其身故喻之丁音釋【音義下】

惟心之謂與

【章指】言秉心持正使邪不乾猶止斧斤不伐牛山山則木茂人則稱仁也

非然也

【章指】言奕爲小數不精不能一人善之十人惡之雖竭其道何由智哉詩雲濟濟多士文王以甯此之謂也

此之謂失其本心

【章指】言捨生取義義之大者也簞食萬鍾用有輕重縱彼納此蓋違其本凡人皆然君子則否所以殊也

求其放心而已矣

【章指】言由路求心爲得其本追逐雞狗務其末也學以求之詳矣

此之謂不知類也

【章指】言捨大惡小不知其要憂指忘心不鄕於道是以君子惡之也

弗思甚也

【章指】言莫知養身而養樹木失事違務不得所急所以誠未達者也

則口腹豈適爲尺寸之膚哉

【章指】言養其行治其正俱用智力善惡相厲是以君子居処思義飲食思禮也

此爲大人而巳矣

【章指】言天與人性先立其大心官思之邪不乖越故謂之大人也

終亦必亡而已矣

【章指】言古脩天爵自樂之也今要人爵以誘時也得人棄天道之忌也惑以招亡小人事也

所以不願人之文綉也

【章指】言所貴在身人不知求膏梁文綉已之所優趙孟所貴何能比之是以君子貧而樂也

亦終必亡而已矣

【章指】言爲仁不至不反諸已謂水勝火熄而後已不仁之甚終必亡矣爲道不卒無益於賢也

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章指】言功燬幾成人在慎終五穀不熟美稗是勝是以爲仁必其成也

亦必以槼矩

【章指】言事各有本道有所隆彀張槼矩以喻爲仁學不爲仁猶是二教失其法而行之也【竝毛校吳文定本】

而摟其処子

摟牽也劉曏注【文選注十八】劉熙注【宋本文選注十八】

則將摟之乎

【章指】言臨事量宜權其輕重以禮爲先食色爲後若有偏殊從其大者屋廬子未達故譬摟紾也

有餘師

【章指】言天下大道人竝由之病於不爲不患不能是以曹交請學孟子辤焉蓋詩三百一言以蔽之【竝毛校吳文定本】

髙叟之爲詩也

爲猶解説也丁音釋

【注】尚或墐之

墐路旁塚也同【竝音義下】

五十而慕

【章指】言生之膝下一躰而分喘息呼吸氣通於親儅親而疎怨慕號天是以小弁之怨未足爲愆也

何必曰利

【章指】言上之所欲下以爲俗俗化於善久而致平俗化於惡久而致傾是以君子創業慎其所以爲名也

儲子得之平陸

【章指】言君子交接動不違禮享見之儀亢答不差是以孟子或見或否各以其宜也

衆人固不識也

【章指】言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孔子將行冕不及稅庸人不識課以功實淳於雖辨終亦屈服正者勝也【竝毛校吳文定本】

掊尅在位

掊深也丁音釋【音義下】

今之諸侯之罪人也

【章指】言王道寖衰轉爲罪人孟子傷之是以博思古法匡時君也

志於仁而已

【章指】言招攜懐逺貴以德禮既其用兵廟勝爲上戰勝爲下明賤戰也

不能一朝居也

【章指】言善爲國者必藏於民賊民以往其餘何觀變俗移風非樂不化以亂濟民不知其善也【竝恵校盱郡重刋廖氏本】

大桀小桀也

【章指】言先王典禮萬世可遵什一供貢下富上尊

吾子過矣

【章指】言君子除害普爲人也白圭壑隣亦以狹矣是故賢者志其大者逺者也

惡乎執

【章指】言論語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重信之至也【毛校吳文定本】

訑訑

吐禾切蓋言辤不正欺罔於人自誇大之貌張音釋此字音他又逹可切説文雲欺也字作者音怡

自足其智不嗜善言之貌今諸本皆作訑即不郃注意儅借讀爲丁音釋【竝音義下】

可得乎

【章指】言好善從人聖人一槩禹聞讜言答之而拜訑訑吐之善人亦逝善去惡來道若郃符詩曰雨雪瀌瀌見晛聿消此之謂也

免死而巳矣

【章指】言士雖正道亦有量宜聴言爲上禮貌次之睏而免死斯爲下矣備此三科亦無疑也【竝毛校吳文定本】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言憂患者以生全安樂者得死亡也陸注【音義下章指】言聖賢睏窮天堅其志次賢感激迺奮其慮凡人佚樂以喪知能賢愚之敘也

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章指】言學而見賤恥之大者激而厲之能者以改教誨之方或折或引同歸殊塗成之而已【竝毛校吳文定本】

盡心

所以立命也

【章指】言盡心竭性足以承天殀夀禍福秉心不違立命之道惟是爲珍

非正命也

【章指】言人必趨命貴受其正巖牆之疑君子逺之

求在外者也

【章指】言爲仁由己富貴在天故孔子曰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求仁莫近焉

【章指】言每必以誠恕已而行樂在其中仁之至也

衆也

【章指】言人有仁耑達之爲道凡夫用之不知其爲寶也

無恥也

【章指】言恥身無分獨無所恥斯必逺辱不爲憂矣

何若人有

【章指】言不慕大人何能有恥是以隰朋愧不及黃帝佐齊桓以有勲顔淵慕虞舜仲尼歎庶幾雲

而況得而臣之乎

【章指】言王公尊賢以貴下賤之義也樂道忘勢不以富貴動心之分也各從所尚則義不虧矣

達則兼善天下

【章指】言內定常滿囂囂無憂可出可処故雲以遊脩身立世賤不失道達善天下迺用其寶句踐好遊未得其要孟子言之然後迺喻

雖無文王猶興

【章指】言小人待化迺不辟邪君子特立不爲俗移故稱豪傑自興也

則過人逺矣

【章指】言人情富盛莫不驕矜若能欿然謂不如人非但免過卓絶乎凡也【竝毛校吳文定本】

不怨殺者

【章指】言勞人欲以佚之殺人欲以生之則民無怨也【恵校盱郡重刋廖氏本】

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

言君子所過人者在於政化存其身者在於神明陸注【音義下】

豈曰小補之哉

【章指】言王政浩浩與天地同道霸者德小民人速覩是以賢者志其大者也

善教得民心

【章指】言明法讅令民趨君命崇寛務化民愛君德故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竝毛校吳文定本】

【注】在繦褓

繦博物志曰織縷爲之廣八寸長一尺二寸以負小兒於背上聲類曰褓者小兒被子也丁音釋【音義下】

達之天下也

【章指】言天性良能仁義是也達之天下恕乎己也

沛然莫之能禦也

【章指】言聖人潛隱辟若神龍亦能飛天亦能小同舜之謂也

如此而已矣

【章指】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仲尼之道也

故達

【章指】言孤孽自危故能顯達膏粱難正多用沉溺是故在上不驕以戒諸侯也

而物正者也

【章指】言容悅凡臣社稷股肱天民行道大人正身凡此四科優劣之差

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章指】言保親之養兄弟無他誠不媿天育養英才賢人能之樂過萬乗孟子重焉一章再雲也【竝毛校吳文定木】

盎於背

如負之於背陸注【音義下】

四躰不言而喻

【章指】言臨涖天下君國子民君子之樂尚不與存仁義內充身躰履方四支不言蟠辟用張心邪意溺進退無容於是之際知其不同也

此之謂也

【章指】言王政普大教其常業各養其老使不凍餒二老聞之歸身自托衆鳥不羅翔鳳來集亦斯類也

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章指】言教民之道富而節用畜積有餘焉有不仁故曰倉廩實知禮節也

不達

【章指】言大明者無不照包聖道者成其仁是故賢者志大宜爲君子

利與善之間也

【章指】言好善從舜好利從蹠明明求之常若不足君子小人各一趨也【竝毛校吳文定本】

子莫執中

言子等無執中陸注【音義下】

擧一而廢百也

【章指】言楊墨放蕩子莫執一聖人量時不取此術孔子行止唯義所在

不爲憂矣

【章指】言飢不妄食忍情抑欲賤不失道不爲苟求能無心害夫將何憂【竝毛校吳文定本】

不以三公易其介

介操也劉注【宋本文選 章注十八  指】言栁下恵不恭用志大也無可無否以賤爲貴也

猶爲棄井也

【章指】言爲仁由已必在究之九軔而輟無益成功論之一簣義與此同

惡知其非有也

【章指】言仁在性躰其次假借用而不己實何以易在其勉之也

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章指】言憂國忘家意在出身志在甯君放惡攝政伊周有焉凡人志異則生篡心也

孰大於是

【章指】言君子正己以立於世世美其道君臣是貴所過者化何素餐之謂也

大人之事備矣

【章指】言人儅尚志志於善也善之所由仁與義也欲使王子無過差也

奚可哉

【章指】言事有輕重行有小大以大包小可也以小信大未之聞也【竝毛校吳文定本】

猶棄敝蹝【屣】也

屣草屨可履劉注【文選注四十三】

樂而忘天下

【章指】言奉法承天政不可枉大孝榮父遺棄天下虞舜之道趨捨若此孟子之言揆聖意也

夫非盡人之子與

【章指】言人性皆同居使之異君子居仁小人処利譬猶王子殊於衆品也

居相似也

【章指】言輿服器用人用不殊尊貴居之志氣以舒是以居仁由義盎然內優胸中正者眸子不瞀也【竝毛校吳文定本】

愛而不敬獸畜之也

似人畜禽獸但愛而不能敬也劉注【文選注十九】

君子不可虛拘

【章指】言取人之道必以恭敬恭敬貴實虛則不應實者謂敬愛也

然後可以踐形

【章指】言躰德正容大人所履有表無裡謂之柚梓是以聖人迺堪踐形也

而弗爲者也

【章指】言禮斷三年孝者欲益富貴怠厭思減其日君子正言不可阿情醜欲朞之故譬以紾兄徐徐也【竝毛校吳文定本】

有達財者

達財周賉之一本作才説雲以有善才就開其性理也陸注【音義下】

君子之所以教也

【章指】言愛人之術莫善五者養育英才君子所珍聖所不倦其惟誨人乎【恵校盱郡重刋廖氏本】

變其彀率

率循也謂彀張其弩又儅循其射道令必中於表丁音釋 率法也陸注

躍如也

躍如心願中也同

能者從之

儅勤求也同【竝音 章義下 指】言曲髙和寡道大難追然而履正者不枉執德者不廻故曰人能道醜欲下之非也

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章指】言窮達卷舒屈伸異變變流從化守者所慎故曰金石獨止不殉人也

滕更有二焉

【章指】言學尚虛已師誨貴平是以滕更恃二孟子弗應

其退速

【章指】言賞僭及滛刑濫及善不僭不濫詩人所紀是以季文三思何後之有

仁民而愛物

【章指】言君子佈德各有所施事得其宜故謂之義也

是之謂不知務

【章指】言振裘持領正羅維綱君子百行先務其崇是堯舜親賢大化以隆道爲要也

及其所愛也

【章指】言發政施仁一國被恩好戰輕民災及所親著此魏王以戒人君也【竝毛校吳文定本】

虎賁三千人

先儒言如猛虎之奔丁音釋

【注】角屖厥地

即額字屖音西義與棲遲同息也久也字從屍下辛或作犀牛字誤也同【竝音義下】

不能使人巧

【章指】言槼矩之法喻若典禮人不志仁雖誦憲籍不能以善善人脩道公輸守繩政成器美惟度是應得其理也【毛校吳文定本】

被袗衣

袗衣之美者陸注

貉稽曰

貉貊鶴二音既是人性儅音鶴纂文曰俗人姓也丁音釋

既入其苙

苙欄也圈也同

是以言餂之也

注雲餂取也今案字書及諸書竝無此餂字郭璞方言注雲音忝謂挑取物也其字從金今此字從食與方言不同蓋寫誤也學者宜詳同

然而無有【闕】乎爾則亦無【闕】有乎爾

孟子意自以儅之鄒魯相隣故曰近聖人之居無乎爾有乎爾疑之也此意以況絶筆於獲麟也陸注【竝音義下】

古經解鉤沉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經部,五經縂義類,古經解鉤沉

  欽定四庫全書

古經解鉤沉卷二十八

長洲餘蕭客撰

爾雅上

爾雅

依六書八躰撮諸家注未盡之義勒成五卷竝音一卷裴瑜注序【玉海四十四】

釋詁

大才繙孫炎音【釋文二十九】

周禮雲其聲大而宏樊光注

墳【賁】

詩雲有賁其首同【竝書疏九】

封之大也捨人注【書疏三】

陟孝繙郭璞音 都角繙顧野王音

蒲板繙沈鏇音 蒲滿繙施乾音

之日繙舊音【竝釋文二十九】

福之善也李巡注【宋本春鞦疏十九】

心之謀也捨人注【疏一】

禮之常也孫注【周禮疏二】

黃發齯齒鮐背耉老

黃發老人發白複黃也李注【詩疏十之一】 鮐背老人氣衰皮膚消瘠背若鮐魚也捨人注【書疏十一】 黃發發落更生者孫注【詩疏十七之二】 耉麪凍梨色如浮垢同【詩疏十之一】

謔浪笑敖戯謔也

謔戯謔也浪意萌也笑心樂也敖意舒也戯笑邪戯也謔笑之貌也捨人注【詩疏二之一】

相求之匹同【詩疏一之一】

妃嫓也

詩雲天立厥妃某注【詩疏十六之四】

崇充也

威大充盛捨人注【宋本春鞦疏十五】

宷也

寀七代繙李巡音 七在繙樊光音【竝釋文二十九】

夙夜之強也孫注【書疏九】

卑謙之身也捨人注 舒遲之身也孫注【竝宋本春鞦疏十一】

甘之進也爾雅注【僧行均龍龕手鋻四】

介者相助之義如人之左右手故以介爲左右也孫注【詩疏十七之一】

沒之盡李注【詩疏十五之三】

衆之盡也捨人注【書疏七】

所救切施音【影宋本集韻八】

荒虛也

周禮雲野荒民散則削之某注【詩疏十八之五】

痡瘏虺頽黃

痡人疲不能行之病瘏馬疲不能進之病孫注【詩疏一之二】 虺隤馬退不能陞之病也同【經典釋文五】 黃馬更黃色之病同【詩疏一之二】

勞病也爾雅注【龍龕手鋻四】

畏之病也孫注【疏一】

  疫病同【釋文二十九】

習事之勞也同【詩疏二之二】

忘而不得之思也捨人注【詩疏一之三】

祓除之福孫注【詩疏十七之一】

絜敬之祭也同【書疏三】

事之危也爾雅注【龍龕手鋻二】

詩雲俾爾亶厚某注【詩疏十八之二】

食言之偽孫注【宋本春鞦疏十三】

政之善言也捨人注 善之言也孫注【竝書疏十七】

遻見也

心不欲見而見曰遻爾雅注【龍龕手鋻四】

藏之微也捨人注【宋本春鞦疏三十六】

柔安也

詩雲懷柔百神某注【詩疏十九之二】

毗劉暴【爆】樂【爍】也

毗劉爆爍之意也木枝稀疎不均爲爆爍捨人注【詩疏十八之二】

楨翰

楨正也築牆所立兩木也同【書疏二十】 翰所以儅牆兩邊障土者同【宋本春鞦疏十六】

圉垂也

圉拒邊垂也同 圉國之四垂也孫注【竝詩疏十八之二】

陳居之久久則生塵矣同【書疏九】

間代也

間厠之代也同【書疏五】 間下瞎切施音【類篇十二上】

饁饟餽也

饁野之餽也孫注【宋本春鞦疏十三】 饟自家之野也捨人注【詩疏十四之一】

棲遲

行步之息也同【詩疏七之一】

呬息也

詩雲民之攸塈某注【詩疏十七之三】

算數也

釋數之曰算捨人注

義之治也同 治之理也孫注【竝書疏九】

溢慎也

溢行之慎捨人注 詩雲假以溢我慎也某注【詩疏十九之一】

似可任之佞也孫注【書疏三】

珍享獻也

獻珍物曰珍獻食物曰享捨人注【文選注八】

俘取也

囚敵曰俘伐執之曰取李注【宋本春鞦疏十二】

枿餘也

枿槁木之餘也同【書疏九】

即尼也

即猶今也尼者近也孫注【書疏十】

昵近也

昵親近也同【書疏十一】

釋言

析之離孫注【經典釋文六】

馹遽傳也

馹尊者之傳也捨人注【宋本春鞦疏十五】 傳車驛馬孫注【經典釋文十八】

大之奄也孫注【詩疏十七之三】

恃事自恀也爾雅注【龍龕手鋻一】

瘦也捨人注【史記索隱二十六】

忒也

忒變襍不一孫注【詩疏十八之五】

饙餾

蒸之曰饙均之曰餾同【經典釋文七】

將送也

將行之送也同【戴埴鼠璞】

佻媮也

佻媮薄之媮李注 媮苟且孫注【竝宋本春鞦疏二十八】

醜芮切施音【影宋本集韻七】

愷【闓】弟發也

闓明發行捨人注 李注 孫注【竝詩疏五之二】

畯辳夫也

辳夫田官也孫注【詩疏八之一】

漠然清貌樊注【疏二】

邕危切謝嶠音【類篇三上】

庇庥【茠】廕也

庇蔽也庥依止也捨人注【宋本春鞦疏十五】

僾唈也

心唈也孫注【詩疏十八之二】

祺祥也

祺福之祥也捨人注 詩雲維周之禎某注【詩疏十九之一】

琛寶也

美寶曰琛捨人注【禦覽八百二】

茅明也明朗也

茅昧之明也同【宋本春鞦疏十七】 詩雲高朗令終樊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七】

坎律銓也

坎卦水也水性平律亦平銓亦平也同【宋本春鞦疏十七】

防也

防深闇之也孫注 詩雲噦噦其防某注【竝詩疏十一之二】

氂罽也

氂謂毛罽也捨人注 毛氂爲罽孫注【竝書疏六】

煁烓也

煁烓灶也捨人注【詩疏十五之二】

烘燎也

烘以火燎也捨人注【詩疏十五之二】

庶侈也

庶衆也侈多也捨人注 庶豐多也孫注【竝詩疏十三之二】

樊藩也

樊囿之藩孫注【詩疏十四之三】

舫泭也

方木置水中爲柎栰也同【經典釋文五】

洵均也

洵徧之均也李注 詩雲其下侯旬某注【竝詩疏十八之二】

懠怒也

懠怒聲捨人注【詩疏十七之四】

惄飢也

惄宿不食之飢也李注【詩疏一之三】

裡邑也

裡居之邑也同【宋本春鞦疏二十一】

苞稹也

物叢生曰苞齊人名曰稹孫注【詩疏六之二】

宜肴也

宜飲酒之肴也李注【詩疏四之三】

綯絞也

綯繩之絞也同【詩疏八之一】

防躐也疐跲也

防前行曰躐跲卻頓曰疐李注【詩疏八之三】

烝塵也

烝物久之塵孫注【詩疏十八之二】

飫私也

飫非公朝私飲酒也同【詩疏九之二】

孺屬也

孺骨肉相親屬也李注【詩疏九之二】

窕【跳】間也

跳者躍之間捨人注【釋文二十九】

踣也

前覆曰踣李注【宋本春鞦疏二】

闍台也

積土如闍所以望祥氣孫注【押韻釋疑一】

僕也

前覆曰僕同【經典釋文二十】

弇蓋也

弇覆蓋亦覆之義同【詩疏二十之二】

燬火也

燬一音火李尋【釋文二十九】

陽氣消也捨人注【釋文二十九】

逓疊也

逓者更疊間厠相代之義李注【書疏五】

逭逃也

行相避逃謂之逭亦行不相逢也樊注【書疏八】

乾扞也

乾盾所以自蔽扞孫注【經典釋文五】

刖也

斷足曰刖李注【宋本春鞦疏八】

啓跪也

啓小跪也同【宋本春鞦疏二十】

靦姡也

靦擅也一曰麪貌也謂自專擅之貌捨人注 靦人麪姡然也李注【竝釋文二十九】

鬻糜也

淖糜孫注【經典釋文十九】

翿纛也

翿舞者所持纛也李注 纛舞者所持羽也孫注【竝詩疏四之一】

隍壑也

隍城池也壑溝也捨人注 隍城池壑也李注【竝詩疏十八之四】

芼搴也

芼搴皆擇菜也同 搴猶防也某注【竝詩疏一之一】

狃複也

狃能屈伸曰複李注【釋文二十九】 狃忲前複爲也孫注【書疏十八】

班賦也

班謂佈與也同【書疏三】

緡綸也

皆繩名同【詩疏一之五】

釋訓

明明斤斤察也

明明言其明甚捨人注 明明性理之察也孫注【竝詩疏十八之五】 斤斤精詳之察也李注 斤斤謹慎之察也孫注【竝通鋻音注四十三】

矯矯

得勝之勇也捨人注【釋文二十九】

濟濟

多士之容止也孫注【詩疏十六之一】

委委佗佗美也

寛容之美也李注【詩疏三之一】 禕禕者心之美捨人注【釋文二十九】 委委行之美佗佗長之美孫注【詩疏三之一】詩雲禕禕它它如山如河顧野王【釋文二十九】

媞媞【提】

媞媞行歩之安也孫注【詩疏五之三】

簡簡

降福之大也李注【詩疏十九之二】

赫赫躍躍【濯】迅也

詩雲濯濯厥霛樊注【釋文二十九】 赫赫顯著之迅孫注【詩疏十八之五】

墫墫

舞貌捨人注

夢夢訰訰亂也

煩懣亂也顧野王【竝釋文二十九】

蕩蕩

法度廢壞之僻孫注【詩疏十八之一】

居居究究惡也

居居不狎習之惡李注 究究窮極人之惡孫注【竝詩疏六之二】

佌佌瑣瑣小也

佌佌形容小貌捨人注【釋文二十九】 瑣瑣計謀褊淺之貌同【詩疏十二之一】

慘慘

憂怒之慍也李注【詩疏十八之一】

慱慱

粗兗切郭音【影宋本集韻六】

郝郝【釋】耕也

釋釋猶霍霍解散之意捨人注【詩疏十九之四】

緜緜穮也

緜緜言詳宻也孫注【詩疏十九之四】

溞溞淅也烰烰烝也

溞溞淅米聲烰烰烝之氣孫注【詩疏十七之一】

峩峩祭也

峩峩奉璋之貌捨人注【詩疏十六之三】

鍠鍠【喤】樂也穰穰福也

喤喤鍾鼓之樂也穰穰衆多之貌也捨人注 詩雲降福穰穰某注【竝詩疏十九之二】

子子孫孫引無極也

子孫長行美道引無極也捨人注【詩疏十三之二】

藹藹萋萋臣盡力也

藹藹賢士之貌萋萋梧桐之貌捨人注 言衆臣竭力則地竭其化梧桐盛也孫注【竝詩疏十七之四】

哀哀

音依裴瑜音【芥隱筆記】

臯臯琄琄刺素食也

臯臯不治之貌捨人注 無德而空食祿也某注【竝詩疏十八之五】 琄戶茗切郭音【類篇一上】

憲憲泄泄制灋則也

皆惡黨爲制法則也李注 厲王方虐諂臣竝爲制作法令孫注【竝詩疏十七之四】

謔謔謞謞

皆盛烈貌捨人注【同前】

翕翕訿訿莫供職也

君闇蔽臣子莫親其職李注【詩疏十二之二】

甹夆掣曳也

謂相掣曳入於惡也孫注【詩攷四】

朔北方也

朔盡也北方萬物盡故言朔也捨人注 萬物盡於北方囌而複生故言北方李注【竝書疏二】

饎酒食也

得酒食則喜歡也孫注【詩疏八之一】

骭爲微腫足爲尰

皆水溼之疾也孫注【詩疏十二之三】

是刈是濩濩煑之也

是刈刈取之是濩煑治之捨人注 煑葛以爲絺綌以煑之於濩故曰濩煑非訓濩爲煑孫注【竝詩疏一之二】

美女爲媛

君子之援助然同【詩疏三之一】

美士爲彥

國有美士爲人所言道也捨人注【書疏八】

其虛其徐威儀容止也

虛徐威儀謙退也孫注【詩疏二之三】

之子者是子也

之子者論五方之言是子也李注【詩疏一之三】

襢裼肉袒也

脫衣見躰曰肉袒同 袒去裼衣孫注【竝詩疏四之二】

徒渉也

無舟而渡水曰徒渉李注【詩疏十二之二論語疏七】

徒搏也

無兵空手搏之捨人注【詩疏四之二論語疏七】

籧篨口柔也

籧篨巧言也同【釋文二十九】 巧言好辤以口饒人是謂口柔李注【詩疏二之三】 籧篨之疾不能頫口柔之人眡人顔色常亦不伏因以名雲孫注

慼施靣柔也

令色誘人捨人注【竝釋文二十九】 慼施和顔悅色以誘人是謂麪柔也李注【詩疏二之三】 慼施之疾不能仰靣柔之人常頫似之因以名雲孫注

誇毗躰柔也

詩雲無爲誇毗樊注【竝釋文二十九】 屈已卑身求得於人曰躰柔李注【詩疏十七之四】

婆娑舞也

婆娑磐僻舞也同 舞者之容婆娑然孫注【竝詩疏七之一】

緎羔裘之縫也

緎縫之界域同【經典釋文五】

殿屎呻也

人愁苦呻吟之聲也同【詩疏十七之四】

釋親

父之姊妹爲姑

春鞦傳雲姑姊妹樊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一】 姑之言古尊老之名也孫注【詩疏之三】

母之晜弟爲舅

舅之言舊尊長之稱同【詩疏六之四】

妻之姊妹同出爲姨

同出俱巳嫁也同【宋本春鞦疏二十三】

女子謂姊妹之夫爲私

私無正親之言同【詩疏三之一】

女子同出

同出謂俱嫁事一夫也同【宋本春鞦疏十九】

釋宮

宮謂之室室謂之宮

所以古今通語明實同而兩名李注【書疏十一】

牖戶之間謂之扆

謂牖之東戶之西爲扆同【書疏十八】

其內謂之家

謂門以內也同【詩疏十六之二】

東西牆謂之序

殿東西堂序尊卑処捨人注【宋本禦覽百八十五】 堂東西牆所以別序內外也孫注【書疏十八】

西北隅謂之屋漏

儅室之日光所漏入也同【公羊疏十七】 古者徹屋西北厞以炊浴汲者訖而複之古謂之屋漏也捨人注【宋本禦覽百八十八】

東北隅謂之宧

日側之明孫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一】 東北陽氣始起萬物所養故謂之宧捨人注

東南隅謂之防【突】

東南萬物生蟄蟲必出無不由戶突捨人注【宋本禦覽百八十八】

柣謂之閾

門限也孫注【詩疏四之四】

棖謂之楔

謂梱上兩旁木李注【同前】

樞謂之椳

門戸扇樞開可依蔽爲根也孫注【禦覽百八十四】

牆謂之墉

謂垣牆也李注【詩疏一之四】

鏝謂之杇

鏝一名杇塗工作具也李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五】 塗一名杇塗土之作具也同【論語疏五】

樴謂之杙

杙謂橜也同【詩疏一之三】

闍謂之台

台積土爲之所以觀望同

有木者謂之榭

台上有屋謂之榭同【竝宋本春鞦疏十七】 榭但有堂也孫注【書疏十一】

雞棲於弋爲桀鑿垣而棲爲塒

別雞所棲之名寒鄕鑿牆爲雞作棲曰塒李注【詩疏四之一】

其上楹謂之棁

梁上侏儒柱孫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三十二】

開謂之槉

硃儒下小方木捨人注【宋本禦覽百八十八】

栭謂之楶【節】

栭今欂櫨也李注【硃校宋本禮記疏四十一】 欂櫨一名節皆謂鬭栱也同【硃校宋本禮記疏二十三】

桷謂之榱

齊魯名桷周人名榱沈鏇集注【疏四】

簷謂之樀

謂室梠周人謂之梠齊人謂之簷謂承簷行材孫注【儀禮疏十五】

門屏之間謂之甯

正門內兩塾間曰甯李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七】 正門外同【通鋻音注百六十七】 門內屏外人君眡朝所甯立処也孫注【詩疏五之一】

屏謂之樹

以垣儅門蔽爲樹捨人注【宋本禦覽百八十五】 恒儅門自蔽名曰樹李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七】

閍【祊】謂之門

祊故廟中門名也同 詩雲祝祭於祊謂廟門也孫注【竝宋本春鞦疏二十三】 謂廟門外同【硃校宋本禮記疏三十五】

正門謂之應門

宮中南曏大門應門也李注【硃校宋本禮記疏四十一】

觀謂之闕

宮門雙闕者舊懸法象使民觀之処因謂之闕孫注【竝宋本春鞦疏二十三】

宮中之門謂之闈其小者謂之閨小閨謂之閤

皆門戶大小之異李注【公羊疏十五】

衖門謂之閎

衖頭門也李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五】

門側之堂

夾門堂也孫注【詩疏十九之四】

瓴甋謂之甓

瓴甋一名甓李注【詩疏七之一】

宮中衖謂之壼

巷捨間道也孫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一】

廟中路謂之唐

唐廟中路名李注 詩雲中唐有甓孫注【竝詩疏七之一】

三達謂之劇旁

旁出岐多故曰劇同【詩疏一之三】

四達謂之衢

四達各有所至曰衢李注 交通四出孫注【竝公羊疏二十六】

五達謂之康

康樂也交會樂道也同【初學記二十四】

六達謂之莊

莊盛也道煩盛同

七達謂之劇驂

三道交複有一岐出者同【竝詩疏一之三】

八達謂之崇期

崇多也多道會期於此同【文選注四】

室有東西廂曰廟

謂宗廟殿有東西小堂也李注 夾室前堂孫注【竝公羊疏十六】

無室曰榭

但有大殿無室名曰榭李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二十三】

古經解鉤沉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古經解鉤沉卷二十九

長洲餘蕭客撰

爾雅中

釋器

盎謂之缶

缶瓦器孫注【詩疏七之一】

康瓠謂之甈

大瓠瓢也李注【文選注六十】

斪斸謂之定

斪斸鉏也一名定捨人注【齊民要術一】 耡也李注【詩疏十九之二】

九罭魚罔也

魚所入有九囊也孫注【六書故三十一】

嫠婦之笱謂之罶

罶曲梁也其功易故謂之寡婦之笱同【詩疏九之四】

篧謂之罩

篧編細竹以爲罩捕魚也李注【詩疏十之一】

槮謂之涔

以米投水中養魚爲涔也捨人注【禦覧八百三十四】

鳥罟謂之羅

鳥飛張網以羅之李注【詩疏四之一】

兎罟謂之置

兎自作逕路張置捕之也同【詩疏一之三】捨人注【禦覧八百三十二】

彘罟謂之羉

彘剛惡齕人故張網以羅之也捨人注【同前】

覆車也

覆車是兩轅網孫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二十三】

大版謂之業

業所以飾栒刻版捷業如鋸齒也同【詩疏十六之五】

繩之謂之縮之

繩束築板謂之縮同【詩疏十六之二】

鬯之罇也李注【宋本春鞦疏十三】

小罍謂之坎

酒罇也孫注【詩疏十三之一】

黼領謂之襮

綉刺黼文以褗領同【毛詩李黃集解十二】

衣背謂之襟

衣背衣領之襟李注【詩疏四之四】 襟交領也孫注【讀詩記八六書故三十一】

執衽謂之袺

持衣上衽同

扱衽謂之襭

扱衣上衽於帶李注【竝詩疏一之三】

衣蔽前

衣蔽膝也同【詩疏十五之二】

婦人之褘

褘帨巾也孫注【詩疏八之二】

輿革前謂之鞎後謂之笰

謂輿前以革爲車飾曰鞎茀車後戶名也李注

竹前謂之禦

竹前謂編竹儅車前以擁蔽名之曰禦禦止也同禦以簟爲車飾也孫注【竝詩疏五之二】

肉曰脫之

肉去其骨曰脫李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三十八】

魚曰斮之

斮砍也樊注【書疏十一 公羊疏十七】 作之魚骨小無所去李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三十八】

肉謂之醢

以肉作醬曰醢李注【詩疏十七之二】

圜弇上謂之鼒

鼎歛上而小口者孫注【詩疏十九之四】

鬵鉹也

關東人謂甑爲鬵涼州人謂甑爲鉹同【通鋻音注五十五】

一羽謂之箴

蓋誤同 凡物數無不從一爲始以爾雅不失周官未爲得也郭璞音義【竝釋文二十九】

木謂之虡

虡栒之植所以懸鍾磬也孫注【詩疏十六之五】

白蓋謂之苫

編菅茅以覆屋曰苫李注【經典釋文二十】 白蓋茅苫也孫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二】

金鏃

以金爲箭鏃李注【史記索隠十六】

弓有緣者謂之弓無緣者謂之弭

骨飾兩頭曰弓不以骨飾兩頭曰弭同【宋本春鞦疏十二】緣謂繳束而漆之弭謂不以繳束骨飾兩頭者也孫注【詩疏九之三】

肉倍好

邉肉大其孔小也李注【宋本春鞦疏三十二】

好倍肉

其孔大邉肉小也同【宋本春鞦疏二十九】

肉好若一謂之環

其孔及邉肉大小適等曰環同【宋本春鞦疏三十二】

三染謂之纁

三染其色巳成爲絳纁絳一名也李注【書疏六】

青謂之蔥黑謂之黝

黝青黒蔥則青之異色孫注【硃校宋本禮記疏四十】

簀謂之笫

牀也孫注【宋本春鞦疏二十四】

卣中尊也

罇彝爲上罍爲卣居中也同【宋本春鞦疏十三】

釋樂

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爲四聲綱也劉歆

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同

觸也物觸地而出戴芒角也同

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同

宇也物聚藏宇覆之也同【竝釋文二十九】

大瑟謂之灑

音之佈告如埽灑孫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二十三】 音之變佈如灑出同【禮疏十六】

大琴謂之離

聲畱離同【硃校宋本禮記疏二十三】

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大笙音聲衆而髙也小者音相和也捨人注【禦覧五百八十一】 巢髙大和小笙孫注【儀禮疏五】

大篪謂之沂

大篪其聲悲沂鏘然也詩雲仲氏吹篪也捨人注【禦覧五百八十】 篪聲悲沂悲也李注【釋文二十九】

大鍾謂之鏞

大鍾音聲大鏞大也同 鏞深長之聲孫注【竝書疏五】

大琯謂之簥其中謂之篞小者謂之篎

大琯聲髙大故曰簥者髙也中者聲相宻故曰篞篞宻也小者聲音清妙也捨人注【禦覧五百八十】

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

仲其聲適仲呂也小者形聲細小曰箹也同【同前】

徒擊鼓謂之咢

聲驚咢也孫注【詩疏十七之二】

釋天

穹蒼蒼天也

古詩人質仰觀天形穹隆而髙其色蒼蒼故曰穹蒼李注【詩疏四之一文選注二十七】

春爲蒼天

春萬物始生其色蒼蒼故曰蒼天同

夏爲昊天

夏萬物盛壯其氣昊大故曰昊天同

鞦爲旻天

鞦萬物成熟皆有文章故曰旻天同

鼕爲上天

鼕隂氣在上萬物伏藏故曰上天同【竝詩疏四之一】 鼕天藏物物伏於下天清於上孫注【禦覧二十六】

夏爲硃明

夏氣赤而光明同【宋本禦覧二十一】

夏爲長嬴

萬物各生長也李注【釋文二十九】

穀不熟爲飢

穀不成熟曰飢同【宋本春鞦疏十一】

蔬不熟爲饉

可食之菜皆不熟爲饉同【詩疏十二之二】

仍飢爲薦

連嵗不熟曰薦同【宋本春鞦疏十一】

太歳在寅曰攝提格

言萬物乘陽起故曰攝提格格起也同

在卯曰單閼

陽氣推萬物而起故曰單閼單盡也閼止也同

在辰曰執徐

伏蟄之物皆敦舒而出故曰執徐執蟄徐舒也同

在午曰敦牂

敦盛牂壯也言萬物盛壯孫注

在未曰協洽

陽氣欲化萬物故曰協和洽郃也李注

在申曰涒灘

涒灘物吐秀傾之貌也同

在酉曰作噩

作咢皆物芒枝起之貌同

在戌曰閹茂

萬物皆蔽冒故曰閹蔽茂冒也孫注

在亥曰大淵獻

淵深也大獻萬物於深謂蓋藏之於外耳同

在子曰睏敦

睏敦混沌也言萬物初萌混沌於黃泉之下也同

在醜曰赤奮若

言陽氣奮迅若順也李注【竝史記索隱九】

載歳也

載一歳莫不覆載也同【宋本春鞦疏二十七】 載始也孫注【宋本春鞦疏一】 載取萬物終而更始同【書疏三】

夏曰歳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

各自紀事堯舜三代示不相襲也李注【宋本春鞦疏一】 四時一終曰歳取歳星行一次也孫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七】 祀取四時祭祀一訖也同【書疏三】 年取禾穀一熟同【硃翌倚覺竂記三】

三月爲寎

寎況病切孫音 丘詠切郭音【竝影宋本集韻八】

四月爲餘

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餘餘舒也李注 物之枝葉敷舒孫注【竝詩疏十三之一】

九月爲

  九月萬物草盡隂氣侵寒其色皆黒李注 物衰而色也孫注【詩防十五之三】

十月爲陽

純隂用事嫌於無陽故以名之同【兼廷珪海録碎事二】

南風謂之凱風

南風長養萬物萬物喜樂故曰凱風凱樂李注

東風謂之穀風

穀之言穀穀生也穀風生長之風隂陽不和即風雨無節故隂陽和迺穀風至孫注【竝詩疏二之二】

焚輪謂之頽扶搖謂之猋

焚輪暴風從上來降謂之頽頽下也扶搖暴風從下陞上故曰焱焱上也李注 廻風從上下曰頽廻風從下上曰焱孫注【竝詩疏十三之一】

廻風爲飄

鏇風也一曰飄別二名李注【詩疏七之二】

日出而風爲暴

隂雲不興而大風暴起孫注

風而雨土爲霾

大風敭塵從上下也同

隂而風爲曀

雲風曀日光同【竝詩疏二之一】

小雨謂之霡霂

冰雪俱下李注【詩疏十三之二】

天根氐也

角亢下系於氐若木之有根孫注【史記索隱九】

大駟房也

龍爲天馬故房四星謂之天駟同【詩疏十之三】

大辰房心尾也

大辰蒼龍宿之躰最爲明故曰房心尾也李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九】

大火謂之大辰

大火蒼龍宿之心以候四時故曰大辰同【公羊疏二十三】龍星明者以爲時故曰大辰孫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九】 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時主焉同【公羊疏二十三】

析木謂之津箕鬭之間漢津也

析別水木以箕鬭之間是天漢之津也同【宋本春鞦疏二十八】

北陸

陸中也北方之宿中也同【史記索隱九】

營室謂之定

定正也同【經典釋文五】 天下作宮室者皆以營室中爲正同【詩疏三之一】

娵觜之口營室東壁也

娵觜武宿也營室東壁北方宿名李注 娵觜之歎則口開方營室東壁四方似口故因名雲孫注

降婁奎婁也

防下也奎爲溝凟故稱降也同【竝宋本春鞦疏二十五】

大梁昴也

昴畢之間日月五星出入要道若津梁也同【史記索隱九】

濁謂之畢

噣隂氣濁起陽氣必止故曰畢畢止也李注【詩疏五之二】掩兎之畢或呼爲濁因名星孫注

喙謂之栁

喙硃鳥之口栁其星聚也同【竝史記索隱九】

北極謂之北辰

北極天心居北方正四時謂之北辰李注【公羊疏二十三】天皇北辰耀魄寳鄭注【周禮疏十八】 北極天之中以正四時謂之北辰孫注【公羊疏二十三】

何鼔謂之牽牛

何鼔之旗十二星在牽牛北或名爲河鼔亦名爲牽牛也同【詩疏十三之一】

明星謂之啓明

晨出東方髙三丈命曰明晨昬見西方髙三捨命曰太白同【史記索隠九】

春祭曰祠夏祭曰礿鞦祭曰嘗鼕祭曰烝

祠之言食礿新菜可汋嘗嘗新穀烝進品物也同【詩疏九之三】

祭地曰瘞薶

祭地以玉埋地中瘞亦埋也李注【公羊疏十二】 瘞者翳也旣祭翳藏地中孫注【詩疏十七之二】

祭山曰庪縣

祭山以黃玉及璧以庪置幾上遙遙而眡之若縣故曰庪縣李注 埋於山足曰庪埋於山上曰縣孫注

祭川曰浮沉

置祭於水中或浮或沉故曰浮沉同

祭星曰佈

既祭佈散於地位似星辰佈列同

祭風曰磔

祭風以牲頭蹄及皮破之以祭故曰磔李注 旣祭披磔其牲以風散之孫注【竝公羊疏十二】

禘大祭也

禘五年大祭也同【公羊疏十三】

繹又祭也

明日複祭李注【詩疏十九之四】 祭之明日尋繹複祭孫注【公羊疏十五】

鼕獵爲狩

鼕圍狩而取禽李注【詩疏五之三】

火田爲狩

放火燒草守其下風李注 孫注【竝宋本春鞦疏七】

起大事

大事兵也孫注【詩疏十六之二】

必先有事乎社而後出謂之宜

有事祭也宜求見祐也孫注【宋本春鞦疏十九】

出爲治兵尚威武也入爲振旅反尊卑也

出則幼賤在前貴勇力也入則尊老在前複常法也同【宋本春鞦疏三十】

維以縷

維持以縷不欲其曳也同【詩疏三之二】

黑繒也同

繼旐曰斾

帛續旐末亦長尋詩雲帛斾英英是也同【竝公羊疏十六】

注旄首曰旌

旄牛尾著乾首李注 析五採羽注旄上也其下亦有旒縿孫注【竝詩疏三之二】

有鈴曰旂

有鈴以鈴著旐耑李注 鈴在旂上旂者畫龍孫注

錯革鳥曰旟

以革爲之置於旐耑李注 錯置也革急也言畫急疾之鳥於旒周官所謂鳥隼爲旟者矣孫注【竝公羊疏十六】畫急疾之鳥於縿同【詩疏十之二】

因章曰旃

因其繒色以爲旗章不畫之同【宋本春鞦疏十三】

釋地

兩河間曰冀州

兩河間其性氣相近故曰冀州冀近也李注

河南曰豫州

河南其氣著宻厥性安舒故曰豫豫舒也同【竝公羊疏七】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同【寰宇記三】 其氣安舒厥

性寛豫同【傅寅禹貢集解一】 自東河至西河之南曰豫州孫注

河西曰雝州

其氣蔽壅受性急兇故曰雝雝壅塞也李注【公羊疏七】

漢南曰荊州

荊州其氣燥剛稟性彊梁故曰荊荊彊也同【書疏六】

江南曰敭州

江南其氣慘勁厥性輕敭故曰敭州同【公羊疏七】 其氣燥勁同【廣韻二】 自江南至海也孫注

濟河間曰兗州

濟河間其氣專質厥性信謹故曰兗州兗信也李注【竝公羊疏七】

濟東曰徐州

濟東至海其氣寛舒稟性安徐徐舒也同【公羊疏七】

燕曰幽州

燕其氣深要厥性僄疾故曰幽幽要也同【釋文二十九】

齊曰營州

齊其氣清舒受性平均故曰營營平也今爲青州同自岱東至海孫注【竝公羊疏七】

九州

此蓋殷制同【詩疏一之一】

晉有大陸

今钜鹿縣北廣阿澤也同【書疏六】

十藪

藪澤之別名也李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三】

梁莫大於湨梁

湨水出河內軹縣東南至溫入河音義 梁小橋也孫注【竝公羊疏二十】

有崑侖虛之璆琳瑯玕焉

璆琳美玉李注 孫注【竝硃校宋本禮記疏四十】

西方有比肩獸焉與卬卬岠虛比爲卬卬岠虛齧甘草即有難卬卬岠虛負而走其名謂之蟨

卬卬岠虛能走蟨知美草即若驚難者卬卬岠虛便負蟨而走故曰比肩獸李注 卬卬岠虛狀如馬前足鹿後足兎前髙不得食而善走蟨前足鼠後足兎善求食走則倒故齧甘草則仰食卬卬岠虛卬卬岠虛負以走孫注

中有枝首蛇焉

蛇有枝首者名曰率然同

郊外謂之田

田敕也謂敇列種穀之処李注【竝釋文二十九】

下溼曰隰

下溼謂土地窊下但儅名爲隰同【公羊疏二十二】 常沮洳名爲隰也同【詩疏六之三】

廣平曰原

謂土地寛博而平正名之曰原同【宋本春鞦疏五】

高平曰陸大陸曰阜大阜曰陵

髙平謂土地豐正名爲陸土地獨高大名曰阜最大名爲陵同【詩疏七之三】

可食者曰原

可食者謂有井田也陵阿山田可種穀者亦曰原孫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三】

陂者曰阪

陂者謂高峰山陂李注【通鋻音注六十五】

田一歳曰菑二歳曰新田三歳曰畬

菑始殺草也孫注【尚書全觧二十九】 菑始菑殺其草木新田新成柔田也畬舒緩同【硃校宋本禮記疏五十九】

岠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

自中州以南日光所照故曰丹穴捨人注【禦覧三十六】

釋丘

一成之形象也孫注

一成爲敦丘

形如覆敦敦器似盂同【竝詩疏三之一】

再成爲陶丘

再成其形再重也李注【書疏六】 形如累兩盂孫注

如乘者

形如車乘李注【竝釋文二十九】

絶高謂之京

丘之高大者曰京同【詩疏十五之三】 爲之人力所作也孫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三】

非人爲之丘

謂非人力所爲自然生爲丘李注【詩疏十五之三】 地性自然也孫注【書疏六】

水出其左營丘

今齊有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孫注【詩疏五之一】

前高旄丘

謂前高後卑下李注【詩疏二之二】

偏高阿丘

謂丘邉高同【詩疏三之二】

宛中宛丘

中央下李注 孫注【竝詩疏七之一】

如畝畝丘

謂丘如田畝田畝丘也李注 方百歩也孫注【竝詩疏十二之三】

水曲中也孫注【經典釋文五】

厓內爲隩外爲隈

內曲裡也外曲表也同 厓內近水爲隩李注【竝宋本春鞦疏二十】

畢堂牆

堂牆名厓似堂牆曰畢同【詩疏六之四】

墳大防

墳謂厓岸狀如墳墓名大防也同【詩疏一之三】 謂隄也孫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三】

涘爲厓

涘一名厓同【詩疏四之一】

釋山

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恒江南衡

華西嶽華山也岱東嶽泰山也恒北嶽恒山也衡南嶽衡山也李注【書疏三】 嶽雍州鎭有吳嶽山孫注【宋本禦覽四十四寰宇記三十二】

再成英一成岯

山再重曰英一重曰岯李注【書疏六】

山大而髙崧

髙大曰崧同【詩疏十八之三】

山脊岡

岡長山之脊也孫注【書疏七】

謂山巔也同【詩疏十一之二】

重甗隒

隒阪也李注【經典釋文五】 山基有重岸也孫注【詩疏四之一】

小山別大山鮮

別不相連也孫注【詩疏十六之四】

石戴土謂之崔嵬

石山上有土者同

土戴石爲砠

土山上有石者孫注【竝詩疏一之一】

山夾水澗

山間有水李注【宋本春鞦疏三】

山西曰夕陽山東曰朝陽

山西暮迺見日故曰夕陽山東朝迺見日故曰朝陽李注【書疏十一】

梁山晉望也

晉國所望祭也孫注【詩疏十八之四】

釋水

川凟綺錯渙瀾流帶潛潤旁通經營華外殊出同歸混之東防郭璞讃【初學記六】

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水泉從旁出名曰氿氿側出李注【詩疏十三之一】

汶爲灛

灛溢也李注【釋文二十九】

江爲沱

江益出流爲沱同 沱水自蜀郡都水縣湔山與江別而更流郭音義【竝寰宇記七十二】

大波爲瀾小波爲淪直波爲逕

分別水大小曲直之名李注【詩疏五之三】

水草交爲湄

水草木交郃也捨人注【水經注八】

濟有深渉

濟渡也李注

掲者掲衣也以衣渉水爲厲

水深則厲水淺則掲衣渡也不解衣而渡水曰厲同揭褰衣裳也以衣渉水濡褌也孫注【竝宋本春鞦疏二十二】

紼【繂】也

繂竹爲索所以維持舟者李注 繂大索也孫注

縭緌也

舟止系之於樹木戾竹爲大索同【竝詩疏十五之一】

天子造舟

比其船而渡李注【經典釋文十九 程大昌續縯繁露五】 比舟爲梁孫注【宋本春鞦疏二十六】 天子竝七船郭璞圗【釋文二十九】

諸侯維舟

中央左右相維持曰維舟李注【詩疏十六之二】 維連四舟孫注 維持使不動搖也爾雅音義【竝公羊疏十六】 諸侯四郭圖【釋文二十九】

大夫方舟

竝兩舩曰方舟李注

士特舟

一舟同

庶人乗泭

竝木以渡別尊卑同【竝公羊疏十六】

水注川曰谿注谿曰穀

水出於山入於川曰谿同【書疏十】 水相屬曰穀同【公羊疏十】

逆流而上曰泝洄順流而下曰泝遊

逆渡者逆流也順渡者順流也孫注【詩疏六之四】

正絶流曰亂

橫渡也孫注【書疏六】

水中可居者曰洲

四方皆有水中央獨可居李注【詩疏一之一】

人所爲爲潏

人力水爲居止捨人注【宋本禦覧七十一】

河出崑侖虛

崑侖山名虛山下地也李注【書疏六】 崑侖三層號曰天柱實惟河源水之霛府郭璞圖讃【釋文二十九潘自牧記纂淵海七】

色白

河水始出其色白也李注 白者西方之色也孫注

所渠竝千七百一川色黃

水流而分交錯相穿故曰川也李注 所受渠多轉流溷濁故色黃孫注

百裡一小曲千裡一曲一直

水勢小曲迺大直也故曰小曲水隂節每一曲一直通無極也故曰千裡一曲一直李注【竝釋文二十九】

徒駭

禹防九河以徒衆起故曰徒駭同【書疏六】 禹疏九河此河功難衆懼不成故曰徒駭孫注【釋文二十九】

太史

禹大使徒衆通其水道故曰太史李注

馬頬

河勢上狹下廣狀如馬頰也同

覆鬴衚囌

覆釜水中多渚徃徃而処形如覆釜故囌其水下流故曰衚囌同 衚囌水流多散衚囌然孫注

大也河水深而大也李注

言河水多山石治之苦絜絜苦也同【竝書疏六】 水多約絜孫注【釋文二十九】

鉤磐

言河水曲如鉤屈折如磐也李注【書疏六】 水曲如鉤折如人股故曰鉤股同 水曲如鉤流磐桓不直前也孫注【竝釋文二十九】

鬲津

河水狹小可鬲以爲津也李注【書疏六】 水多阨狹可鬲以爲津而橫渡孫注【釋文二十九】

古經解鉤沉卷二十九

卷三十

欽定四庫全書

古經解鉤沉卷三十

長洲餘蕭客撰

爾雅下

釋草

蒚山蒜

帝登蒚山遭蕕芋草毒將死得蒜迺囓之解毒迺收植之能殺蟲魚之毒攝諸腥羶孫炎【爾雅翼八】

椵木槿櫬木槿

別二名可食或呼爲日及亦雲王蒸其花朝生暮落某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二十三】 與草同氣故在草中樊注【詩疏四之三】

菉王芻

菉一名王芻捨人注 一物二名李注 菉鹿蓐也某注【竝詩疏二之二】

蘩皤蒿

白蒿孫注【經典釋文五】

蒿菣

荊楚之間謂蒿爲菣同【詩疏九之二】

蔚牡菣

蔚一名牡菣捨人注 江湖間曰菣某注【詩疏十三之一】

防莞

詩雲下莞上簟樊注【書疏十八】

葝防尾

葝巨盈切孫音 可染皂孫注【竝禦覽九百九十五】

大薺

薺有小故言大薺捨人注【齊民要術十】

瓠棲瓣

棲瓠中瓣也孫注【詩疏三之二】

茹蘆茅搜

一名蒨可以染絳孫注【儀禮疏一】

果臝之實栝樓

栝樓子名也李注 齊人謂之天孫注【詩疏八之二】

杏花如荼可耕白沙捨人注【説文繋二】

萑蓷

蓷臭穢即茺蔚也劉歆注【陸璣毛詩疏上】 臭穢草也李注【詩疏四之一】

粟也捨人注【宋本春鞦疏五】孫注【齊民要術一】

粘粟也同【齊民要術二】

卉草

凡百草一名卉捨人注【書疏六】

筍竹萌

竹初生曰萌生謂之筍孫注【贊寜筍譜】 初生竹謂之筍同【齊民要術五】

簜竹

竹節相去一丈曰簜李注 竹濶節者曰簜孫注【竝書疏六】

莪蘿

莪一名蘿捨人注【詩疏十之一】

菲芴

葍類也孫注【宋本春鞦疏十三】 芴音物孫音【禦覽九百九十八】

瓞瓝其紹瓞

瓞名瓝小也紹繼謂瓞子漢中小曰瓞捨人注瓞小子如瓝其本子小紹先嵗之曰瓞孫注

【竝詩疏十六之二】 詩雲緜緜瓞同【初學記二十八】

虋赤苗芑白苗

是伯夷叔齊所食首陽草也捨人注【齊民要術二】 別米赤白苗也同【禦覽八百四十二】

秬黒黍

黒黍一名秬李注【禮書八十四】

台夫須

台一名夫須捨人注【詩疏十之一】

荍蚍衃

荍一名蚍衃同【詩疏七之一】 小草多花少葉葉又翹起謝氏【郭璞注三】

須葑蓯

須一名葑孫注【宋本春鞦疏十三】 一名葑蓯同【詩疏二之二】

蘮挐竊衣

似芹江河間食之實如麥兩兩相郃有毛著人衣其華著人衣故曰竊衣同【齊民要術十】

莞苻蘺

本草雲白蒲一名苻蘺楚謂之莞捨人注【詩疏十一之二】

荷芙蕖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皆分別蓮華實莖葉之名的蓮實薏中心苦者也李注【詩疏四之三】 芙蕖其縂名也別名芙蓉同【爾雅翼八】 菡萏蓮花也同 詩雲有蒲與荷樊注【竝詩疏七之一】

黂枲實

黂麻子孫注【齊民要術二】

貫衆

一名貫渠同【禦覽九百九十】

蘋蓱

蘋一名蓱捨人注【詩疏一之四】

藚牛脣

別二名李注【詩疏五之三】

菊名日精佈華月仙客是尋薄採薄捊爾雅圗讃【禦覽九百九十六】

唐矇女蘿女蘿兎絲

唐矇名女蘿女蘿又名兎絲捨人注 別三名孫注【竝詩疏三之一】

茥蒛葐

青州曰茥同【禦覽九百九十八】

莩麻母

莩苴麻盛子者同【齊民要術二】

瓝九葉

九枚共一莖捨人注【釋文三十】

藒車

藒去例切謝嶠音【影宋本集韻七】

中馗菌

聞雷即生俗呼地菌白如脂可食亦名地蕈北丁馗廚江東人今呼土菌可食者孫炎【物類相感志十一】

黃華蔈白華茇

別華色之名捨人注【詩疏十五之三】 苕華色異名者孫注【齊民要術十】

薇垂水

水濵生故曰垂水顧野王【影宋本釋文三十】

矇玉女

矇唐也一名兎絲一名玉女孫注【詩疏三之一】

蕨鼈

蕨一名鼈捨人注【詩疏一之四】

稂童梁

稂一名童梁捨人注【詩疏十四之一】

購蔏蔞

購一名蔏蔞同【詩疏一之三】

蕭荻

荻一名蕭李注【禮書二十八】

萇楚

一名銚弋捨人注【詩疏七之二】

葭華蒹薕葭蘆菼薍其萌虇

葭一名華捨人注 詩雲彼茁者葭 菼初生葸騂色海濱曰薍樊注【竝詩疏八之一】 分別葦類之異名李注蘆薍共爲一草同【竝詩疏三之二】 葭蘆葦初生同【詩疏一之五】 蘆薍二草孫注【詩疏四之一】

卷斾草防心不死

卷施之草防心不死屈平嘉之諷詠以比取類雖邇興有逺防郭璞贊【爾雅翼二】

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

分別異名以曉人李注【詩疏八之一】

釋木

槄山榎

山榎一名槄李注 詩雲有條有梅條槄也孫注【竝詩疏六之四】

栲山樗

栲一名山樗捨人注【詩疏六之一】

梅柟

荊州曰梅州曰柟孫注【經典釋文五】

杻檍

杻一名檍捨人注【詩疏六之一】

江淮之間呼小慄爲栭捨人注【經典釋文七】

杜甘棠

白者爲棠赤者爲杜爲甘棠爲赤棠同【六書故二十一】

椐樻

腫節可作杖樊注 孫注【竝釋文三十】

河桞

謂河傍赤莖小楊也某注【詩疏十六之四六書故二十一】

杞枸檵

即今枸杞也孫注【硃校宋本禮記疏六十一】

楰防梓

防梓一名楰李注【詩疏十之一】

楓欇欇

欇欇生江上有寄生枝髙三四尺生毛一名楓子天旱以泥泥之即雨孫炎【廣韻一 物類相感志十三】 欇木生江上有寄枝高三四丈孫注【宋本禦覧十一】

櫟其實捄

櫟實名捄也捨人注【釋文三十】 櫟實橡也孫注【齊民要術十】有捄彚自裹也同【詩疏六之四】

壺棗

棗形上小下大似瓠故曰壺棗同【釋文三十】

棗也爾雅注【説文六上 説文系十一】 樸屬叢生謂之枹孫注【詩疏十六之三】

彚櫬來薪採薪即薪

櫬梧者樸枹者櫬者其理也樸者相追附也彚者莖也如竹箭一讀曰枹也櫬名採薪又名即薪捨人注詩雲薪是獲薪荊州曰柞木採木詩人不曉薪意

言薪謂身即薪伐之也樊注 採薪一名彚櫬言即薪謂二薪也李注 薪一名彚櫬孫注【竝釋文三十】

葉晝聶宵炕

聶郃也同【學記二十八】 炕張也同【齊民要術五】顧野王【釋文三十】

大而皵楸小而皵榎

樹老而皮麤皵者爲楸小少也樹小而皮麤皵者爲榎樊注【宋木春鞦疏二十】 老迺皮麆一皵者爲楸孫注【釋文三十】

椅梓

梓一名椅捨人注【詩疏三之一】

桋赤栜白者栜

桋名赤栜也同 白色爲栜其色雖異爲名同江河間栜可作鞍某注【詩疏十三之一】

瘣木苻婁蕡藹

詩雲譬彼瘣木疾用無枝苻婁者尫傴內病磈磊無枝也樊注 苻婁一名瘣木無枝木也李注【竝釋文三十】苻婁屬下句捨人注【詩疏十一之三】

桑防有葚梔

桑樹一半有葚半無葚名梔也樊注【釋文三十】

榆白枌

榆白者名枌孫注【詩疏七之一】

唐棣栘

唐棣一名栘捨人注【詩疏一之五】

樸心

樸一名心孫注【六書故二十一】 樸槲也有心能溼江河間以作柱某注【詩疏一之五】

立死菑斃者翳

以儅死害生曰菑斃死也李注【詩疏十六之四】

思債切謝音【影宋集韻十】

椒榝醜莍【捄】

榝茱萸也椒茱萸皆有捄捄實也李注【詩疏六之一】

桃李醜核

桃李之實類皆有核孫注

桃曰膽之

膽汁取其美者同【竝禦覧九百六十七】

棗李曰疐之

疐之去柢也同【初學記二十八】

木族生

族叢也同【詩疏一之二】

釋蟲

蜚蠦蜰

蜚蠦一名蜰捨人注 李注【竝宋本春鞦疏二】

宮中小青蟬也孫注【初學記三十】 蟲之精潔可貴惟蟬郭璞贊【爾雅翼二十七】

蜋蜩螗蜩

皆蟬也方語不同三輔以西爲蜩梁宋以東謂蜩爲蝘楚地謂之蟪蛄楚詞雲蟪蛄鳴兮啾啾是也捨人注【詩疏十八之一】 自蜩螗以下皆分別五方之語而名不同也李注 蜋五色具孫注【竝初學記三十】

蚻蜻蜻

小蟬也青青者捨人注 鳴蚻蚻者某注 方言雲有文者謂之螓孫注

蠍蛣

  蠍木蟲也同【竝詩疏三之二】

蜉蝣渠略

蜉蝣一名渠略南陽以東曰蜉蝣梁宋之間曰渠略捨人注【詩疏七之三】 是糞中蟲隂雨而爲之樊注【萟文類聚九十七】 糞中蠍蟲同【六書故二十】 夏小正雲蜉蝣渠略也朝生而暮死孫注【詩疏七之一】

不過蟷蠰

今之螳蜋捨人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二十三】 蟷蠰螳蜋一名不過孫注【同上】

蝝蝮蜪

蝮蜪一名蝝蝝蝗子也李注【宋本春鞦疏十七】 蝮蒲沃切郭音【影宋本集韻九】

蟋蟀蛬

蛬一名蟋蟀蟋蟀蜻也李注【詩疏六之一】 謂蛚蜻也劉劭注 梁國謂之蛬孫注【竝初學記三】

蛗螽蠜草防負蠜蜤螽蜙蝑蟿螽螇蚸土螽蠰谿皆分別蝗子異方之語也李注【宋本春鞦疏十七】 蜙蝑今所謂舂黍也捨人注【詩疏一之二】

蛾羅

羅即是雄蛾即是雌孫炎正義【埤雅十】

螒天雞

即莎雞也一名酸雞李注【六書故二十】 小蟲黒身赤頭一名莎雞孫注【禦覽九百四十六】 樊注【詩疏八之一】

螝蛹

螝即是雄蛹即是雌孫炎正義【埤雅十】

蜆縊女

小黒蟲赤頭三輔謂之縊女此蟲多自縊死同【禦覧九百四十八】

蚍蜉

即大螘也小者即名螘也捨人注【詩疏八之二】

蟦蠐螬蝤蠐蠍

蠐螬謂之蟦蠐闗東謂之蝤蠐梁益之間謂之蠍孫注【詩疏三之二】

伊威委黍蠨蛸長踦

伊威名委黍蠨蛸名長踦捨人注【詩疏八之二】

螟蛉桑蟲

桑上小青蟲也文學注【陸璣毛詩疏下】 啣泥竹壁及器物作房生子如粟米迺捕取草上蜘蛛滿中仍塞中以俟其子爲糧已破變爲已子之説矣陶景注【猗覺竂襍記四】

蠍桑蠧

蠍木中蟲也李注【宋本春鞦疏二十四】 即蛣也孫注【詩疏三之二】

熒火即照

夜有火蟲也捨人注【詩疏八之二】 螢火夜飛腹下如火故曰即照李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二十三】

蠓蠛蠓

此蟲微細羣飛孫注【埤雅十一】

強醜捋

以口捋其翅李注 孫注【竝釋文三十】

食禾心爲螟言其奸防防難知也李注

食禾葉者言假貸無厭故曰蟘也同【竝宋本春鞦疏三 詩疏十四之一】

食禾節者言其貪狼故曰賊也李注

食禾根者言其稅取萬民財貨故雲蟊也同【竝宋本春鞦疏三】 此四種蟲皆蝗也實不同故分釋之文學注【陸璣毛詩疏下】 皆政貪所致因以爲名孫注【宋本春鞦疏三】

釋魚

鰋鮎

鰋鮎一魚孫注

鱧鯇

鱧名鯇捨人注 鱧鯇一魚孫注【竝詩疏九之四】

鯊鮀

鯊石鮀也捨人注【經典釋文六】

鰼鮂

鰼尋也尋習其泥厭其清水孫炎正義【埤雅一】

鯤魚子

凡魚之子縂名鯤也李注【詩疏五之二】

鱊鮬

鮬貧悲切施乾音【影宋本集韻一】

鱒好獨行孫炎正義【埤稚一】

科鬭

蟾諸子也樊注 孫注【釋文三十】

蟾諸

蝦防也李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二十三】

鼈三足能龜三足賁

皆四足今三足故記之樊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七】

蚹蠃

負螺而行因以名之孫正義【埤雅二】

水中蟲也捨人注

餘蚳黃白文餘泉白黃文

餘蚳貝甲黃爲質白爲文彩餘泉貝甲以白爲質黃爲文彩李注【竝詩疏十二之三】

蠑螈蜥蜴蜥蜴蝘蜓蝘蜓守宮也

別四名也孫注【詩疏十二之一】

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

蝮一名虺江淮以南曰蝮江淮以北曰虺李注 江淮以南謂虺爲蝮廣三寸頭如拇指有牙最毒孫注【竝詩疏十一之二】 擘薄歴繙劉昌宗音【釋文三十】

釋鳥

佳其鳺鴀

佳一名鳺鴀今楚鳩也捨人注 春鞦雲祝鳩氏司徒祝鳩即佳其夫不孝故爲司徒樊注【竝宋本春鞦疏二十九】某注【校相台嶽本毛詩疏九之二】

鶌鳩鶻鵃

鶌鳩一名鶻鵃今之班鳩也捨人注 春鞦雲鶻鳩氏司事春來鼕去樊注【竝宋本春鞦疏二十九】 鶻鵃一名鳴鳩月令雲鳴鳩拂其羽是也孫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二十二】

鳲鳩鴶鵴

春鞦雲司鳩氏司空心平均故爲司空樊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九】 鴟鳩一名戴勝李注【硃校宋本禮記疏二十二】 方言雲鳲鳩自闗而東謂之戴勝孫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九】 佈穀類也謝氏【禦覽九百二十一】

鴡鳩王鴡

王鴡一名鴡鳩李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九】

鶬麋鴰

是九頭鳥裴瑜注【酉陽襍俎十六】

舒鴈鵞

野曰鴈家曰鵞李注 在野舒翼飛逺者爲鵞孫注【竝硃校宋本禮記疏三十八】

舒鳬鶩

鳬家鴨名也鶩野鴨名也捨人注 李注 在野舒飛遠者爲鳬某注【竝硃校宋本禮記疏七】

鵜洿澤

鵜一名洿澤捨人注【詩疏七之三】

鶨防老鳸【扈】鴳

鶨一名防老鳸一名鳸鳸雀也捨人注 李注 孫注 春鞦雲九扈爲九辳正九扈者春扈夏扈鞦扈鼕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 注 老扈鷃鷃趣民收麥令不得晏起者也捨人注 樊注

桑鳸竊脂

竊脂一名桑扈李注 爲蠶敺雀者也捨人注 樊注【竝宋本春鞦疏二十九】

桃蟲鷦其雌鴱

桃蟲名鷦其雌名鴱捨人注【詩疏十九之四】

鵯鶋

楚烏孫注【何校宋本水經注十三】

鴽牟母

鴽防一名牟母李注 母作無捨人注 謂防也某注【竝硃校宋本禮記疏二十三】

巂周燕燕鳦

巂周名燕燕又名鳦捨人注 別三名孫注【竝詩疏二之一】巂周燕別名同【禦覧九百二十三】

鴟鴞

一名鸋鴂捨人注【詩疏八之二】

爰居

海鳥也李注 似鳯凰樊注【竝釋文三十】

春鳸鳻鶞【循】夏鳸竊鞦鳸竊藍鼕鳸竊黃

春扈分循相五土之宜趣民耕種者也夏扈竊趣民耘苗者也鞦扈竊藍趣民収歛者也鼕扈竊黃趣民蓋藏者也捨人注 樊注 鳻鶞言分循也樊注諸扈別春夏鞦鼕四時之名李注

棘鳸竊丹行鳸唶唶宵鳸嘖嘖

棘扈竊丹爲果敺鳥者也行扈唶唶晝爲民敺鳥者也宵扈嘖嘖夜爲辳敺獸者也捨人注 樊注 唶唶嘖嘖鳥聲貌也李注【竝宋本春鞦疏二十九】

鶭澤虞

鳲鳩或謂紡澤虞其別名也常在澤中見人報鳴不去有象主守之官因名之孫注【禦覧九百二十五】

鷯鶉其雄鶛牝痺

別雌雄異方之言鶉一名鷯李注【詩疏五之三】

皇黃鳥

皇名黃鳥捨人注【詩疏一之二】

翠鷸

青羽出交州樊注 其羽可以飾物李注【竝宋本春鞦疏二十八】

晨風鸇

晨風一名鸇鸇摯鳥捨人注【詩疏六之四】

鷹鶆鳩

來鳩爽鳩也春鞦曰爽鳩氏司寇鷹摯故爲司寇樊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九】

鶼鶼比翼

鳥有一翅一目相得迺飛故曰鶼鶼也李注【釋文三十】

鵹黃

一名楚雀同 一名倉庚某注【竝硃校宋本禮記疏二十三】

鷩雉

丹雉也少皥氏以鳥名官丹鳥氏司閉以立鞦來立鼕去入水爲蜃周禮王享先公服鷩冕樊注

鸐山雉

其羽可持而舞同

伊洛而南素質五彩皆備成章曰翬

素質五彩備具文章鮮明曰翬李注 翬雉白質五採爲文也孫注【竝宋本春鞦疏二十九】

南方曰

  南方曰翟雉攻金之工也樊注【春鞦疏四十八】

東方曰鶅

東方曰鶅雉埴之工也同

北方曰鵗

北方曰鵗雉攻皮之工也同

西方曰鷷

釋四方之雉名也捨人注 西方曰鷷雉攻木之工也樊注【竝宋本春鞦疏二十九】

鳥防同穴其鳥爲鵌其防爲鼵

鵌鼵鳥防之名共処一穴天性然也李注【書疏六】

鷹隼醜其飛也翬

謂隼鷂之屬翬翬其飛疾羽聲也捨人注【詩疏十之二】

亢鳥嚨

亢鳥高飛也嚨嚨財可見也捨人注 亢星鳥也嚨嚨亢鳥之頸也樊注【竝釋文三十】

鵙伯勞也

伯勞一名鵙李注【詩疏八之一】 春鞦雲伯趙氏司至伯趙鵙也以夏至來鼕至去樊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九】

釋獸

牝麎

詩雲瞻彼中原其慶孔有某注【詩疏十之三】

狼牡貛牝狼其子獥絶有力迅

狼牡名貛牝名狼其子名獥捨人注【詩疏五之一】 迅疾也孫注【洪焱祖爾雅翼音釋十九】

所寢橧

豕所寢草名爲橧捨人注 豬臥処名橧李注 臨淮之間謂野豬所寢爲橧某注

四蹢皆白

蹢蹄也孫注【竝校相素嶽本毛詩疏十五之三】

熊虎醜其子狗

熊虎之類其子名狗李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三】

貔白狐其子豰

貔名白狐其子名豰捨人注【書疏十一】

羆如熊黃白文

羆如熊色黃白也同【詩疏十一之二】 書雲如熊如羆則熊似豕之獸即今之所謂熊是孫注【宋本春鞦疏二十七】

防貐

獸中最大龍頭馬尾虎爪長四尺善走以人爲食遇有道君隠藏無道君出食人矣孫炎【物類相感志十】

驨如馬一角不角者騏

驨如馬而有一角不角者名騏捨人注【公羊疏二十八】

兕似牛

兕牛千斤某注【詩疏十五之三】

狒狒如人被發迅走食人

狒狒怪獸被發握竹獲人則笑脣蔽其目終迺號咷反爲我戮郭璞贊【爾雅翼十九】

母猴也孫注【初學記二十九】

鼸防

鼱鼩防李注【押韻釋疑三】 鼸者頰裡也孫注【釋文三十】

鼷防

即鼱鼩也李注【六書故十八】 有螫毒如防狼孫注【張洽春鞦集注七】

鼩防

鼱鼩防一名鼷防李注【文選注四十五春鞦本義十八】

鼣防

其鳴如犬也捨人注【釋文三十】

鼫防                  一五技防孫注【詩疏五之三】

釋畜

騉蹄趼善陞甗

騉者其蹄正堅而平似研也李注 山嶺曰甗孫注【竝釋文三十】

騉駼枝蹄趼

騉駼者外國之名枝蹄者枝足也捨人注【同前】

後右足白驤左白

  後右足白曰驤左足白曰樊注【校相台嶽本毛詩疏六之三】

駵馬

駵赤色也孫注【詩疏八之二】

的顙

的白也顙額也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捨人注【詩疏六之三】

廻毛在膺宜乘

俗呼之官府馬伯樂相馬法鏇毛在腹下如乳者千裡馬樊注【注三】

駵白駁黃白皇

駵赤色名曰駁也黃白色名曰皇也 駵馬名白馬捨人注 詩雲皇駁其馬孫注【竝詩疏八之二】

青驪駽

青驪馬今名駽馬也捨人注 色青黒之間孫注

青驪驎驒

色有淺深似魚鱗也同【竝詩疏二十之一】

繁鬛

鬛馬騣也捨人注【釋文二十】

隂白襍毛駰

今之泥驄也捨人注 駰者目下白也樊注 隂淺黒也孫注

彤白襍毛騢

赤白襍毛今赭馬名騢捨人注

一目白瞷二目白魚

一目白曰瞷兩目白爲魚同【竝詩疏二十之一】

宗廟齊毫

祭於宗廟儅加謹敬取其同色也李注

戎事齊力

戎事謂兵革戰伐之事儅齊其力以載乾戈之屬某注

田獵齊足

田獵取牲於園囿之中追飛逐走取其疾而已捨人注【竝詩疏十之三】

角一頫一仰觭

傾角曰觭樊注【釋文三十】

黒脣犉

黃牛黒脣曰犉某注【詩疏十一之二】

古經解鉤沉卷三十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古經解鉤沉 卷二十六~卷三十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