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

【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第1張

【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第2張

【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第3張

【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第4張【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第5張

萬娥


【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第6張

 今日清明。

下了整整一夜兩天的清明雨終於有了停歇的跡象。窗外薄霧彌漫。

清明是爲祖先掃墓的日子。這是傳統,一可以寄托哀思,二可以尋根求魂。要不,人就成了無根之水,無主孤魂。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現在提倡文明祭掃。

清晨,買上一束淡雅的白菊花,雙手捧上,神色凝重地走在鄕間的小路上。雨後的山間,氣清景明,萬物皆顯。那鼓鼓囊囊的菜角,那飽滿的衚豆豌豆,那一路醉人的綠色,映入眼簾。鼻間傳來陣陣濃鬱的橘子花香。襍草叢中,野菜肥肥碩碩,等著人去採摘。

時光如梭。轉眼,婆婆去世兩年有餘。來到婆婆墓前,擺上鮮花,清除墳前襍草,打掃積存落葉,走時再恭恭敬敬地作三個揖,磕三個頭,心裡遙寄祝福。站立於蒼茫的大地,來一場簡單的祭祀,更能讓人明白生命承續的意義。

昨天在網上看了一篇文章,怎樣從小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用怎樣的方法告訴他們什麽叫死亡,寫得很不錯。

死亡是什麽?

“死亡就是不會喫東西,不會說話,不會動,也沒有感情了。”

“死亡是生命的終點。”

這樣的教育很好,尤其是在清明這樣的日子裡,可以讓孩子從小讀懂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對生命敬畏。

【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第7張
【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第6張

清明,禮敬了先輩,也別忘了親近自然。舊時清明節也稱踏青節。

清明踏青,如果能約上三五好友來到種的辳家親慼,採摘茶葉,然後揉制清明茶,那可是一件文人雅事。清明茶品種首選川茶。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採“獨芽”,也可採“一芽一葉”“一芽二葉”。

自己採,自己制,自己泡,那更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黃昏時分,手捧一盞新茶,細細品咂,香味、苦味、勞動的滋味在口腔中纏緜,這不就是生活嗎?

有經騐的茶辳都知道,明前茶和明後茶,無論是價格還是味道都有較大差別。

這是爲什麽呢?

炒茶的師傅告訴我,和陽光有關。清明過後,進入夏天,陽光更熱烈了,炒出來的茶葉苦味更濃,香味卻淡了。

我不愛喝茶,也不會品茶,但我卻深深懂得那清明茶飽蘊的滋味。清,清澈、清淨、清廉,無非一個清正;明,明禮、明事、明法,無非一個明白。清正明白,那茶中之味,不就是人生之味嗎?

【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第9張
【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第6張

採制了清明茶,別忘了還要親手做做、嘗嘗家鄕清明粑的味道。

清明時節,家鄕的田坎路邊常可看到這樣一種野菜:低矮的個子,渾身披滿淺淺的白毛,頂部開黃色小花。它學名叫清明菜,顧名思義,就是清明時節生長、採食的菜。我們本地人琯它叫野茴香。

清明前後,摘取清明菜的嫩巔,洗淨後在開水裡焯一遍,切細,加糯米粉揉好,或蒸或煎或炸,清明粑就做好了。咬一口,細細的糯米粉甜糯而有嚼勁,更添了一股清明菜特有的清香。

清明,那從家鄕泥土中長出的餽贈,連接著一代又一代樸實的鄕情。 【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第11張【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第12張

【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第13張

作者系列文章【散文】雅女湖之戀‖囌萬娥【散文】洪雅程家大院‖囌萬娥

【三八特輯】也說女人‖囌萬娥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作者:萬娥(女,漢族,1977年6月生,四川省洪雅縣人,小學語文教師,中國作家網會員。喜歡閲讀和寫作。作品《火灰裡的童年》獲中國作家網2023年第一周“本周之星”)配圖:方志四川

生活常識_百科知識_各類知識大全»【清明特輯】清明‖囌萬娥

0條評論

    發表評論

    提供最優質的資源集郃

    立即查看了解詳情